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材料准备:纸箱(装洗衣机、电冰箱的纸箱)、各色颜料、细铁丝、废旧报纸、泡沫条、透明胶、胶水、剪刀、刻刀等“变”之一——机器人:纸箱变变变,变成机器人。纸箱是怎么变的呢?选好大纸箱,把纸箱底部的面剪掉。

  • 标签: 纸箱 材料准备 机器人 洗衣机 电冰箱 旧报纸
  • 简介:目的:探讨锐扶刀治疗前庭腺囊肿和前庭腺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于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69例前庭腺囊肿及前庭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0-45岁。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单号纳入研究组(n=85),采用锐扶刀行前庭腺囊肿造口或脓肿切开引流术,双号纳入对照组(n=84),行传统前庭腺造口术或脓肿切开引流术。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5.60±0.55)minvs.(17.50±0.56)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5.64±0.30)mLvs.(23.11±0.26)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4.72±0.85)hvs.(75.59±0.67)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无一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8例(9.52%)患者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结论锐扶刀治疗前庭腺囊肿和前庭腺脓肿较传统手术方法更具可行性。

  • 标签: 前庭大腺 囊肿 脓肿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孕妇碘营养状态对其心脏电信号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法,于山东省海阳市某2家二级医院,选取1600例中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按照年龄匹配原则,采取同样的方法,选择同期在这2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碘含量检测结果正常的非妊娠女性800例,纳入对照组(C组)。对观察组受试者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同时对观察组及C组受试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观察组中孕期孕妇碘含量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碘营养缺乏亚组(G1亚组),碘营养过量亚组(G2亚组)和碘营养正常亚组(G3亚组)。对于观察组3个亚组与C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和大致正常率、窦性心律不齐等异常结果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调整检验水准后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本研究分组,均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观察组进一步分组及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中,G1、G2及G3亚组孕妇分别为502、179及919例。观察组3个亚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3个亚组孕妇与C组受试者年龄总体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和大致正常率比较:观察组3个亚组与C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P<0.001);G1与G2亚组孕妇心电图正常和大致正常率分别为72.71%(365/502)与70.95%(127/179),均显著低于G3亚组(86.51%,795/919)与C组(88.25%,706/80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③G1、G2及G3亚组孕妇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最高。G1、G2及G3亚组与C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短P-R间期、ST-T改变发生率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3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脏电生理学 心电描记术 妊娠中期 妊娠结局
  • 简介:整合素(integrin)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类糖蛋白,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和信号传导功能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可实现神经细胞与周围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对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整合素由a和t3两种亚基组成,

  • 标签: 整合素 脑血管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表面 传导功能
  • 简介:目的检测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的氧化应激状态,及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分娩的16例妊娠前有变态反应性哮喘史产妇(哮喘产妇组)和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18例(正常产妇组)的新生儿脐血中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采用粉尘螨及甘露醇刺激,测定嗜碱性粒细胞CD63及白细胞介素(IL)-4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3-硝基酪氨酸(3-NT)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龄及新生儿脐血采集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粉尘螨及甘露醇刺激哮喘产妇组新生儿脐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高于正常产妇组(215.59±47.15vs.11.33±3.26,233.65±51.25,12.98±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8.97;P〈0.01);所释放的IL-4亦高于正常产妇组[(3.27±0.40)pg/mLvs.(1.78±0.48)pg/mL;(3.56±0.47)pg/mLvs.(1.92±0.52)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3.61;P〈0.01).哮喘产妇组的产妇外周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中3-NT的含量均高于正常产妇组[(443.86±95.20)μg/mLvs.(288.17±57.23)μg/mL;(474.69±92.55)μg/mLvs.(273.7±68.09)μ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79;P〈0.01).IL-4水平与新生儿脐血中3-NT的含量相关(r=0.607,P〈0.05;r=0.619,P〈0.05).结论哮喘中,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的刺激均与氧化应激有关,这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 标签: 变态反应性哮喘 氧化应激 嗜碱性粒细胞 脐血 白细胞介素
  • 简介:肺表面活性物质(PS)已经被临床常规应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PS是由脂类和各种肺表面蛋白(SP)构成的复合物。近年基础和临床研究对PS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具有更深入的认识。PS复杂的脂质成分塑造了其独特的物理属性。SP-A、-D不仅是PS的成分,还分布于肺外组织,可防御各种病原体,并且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各种PS天然制剂在成分和性质上均存在差异,这也使其对NRDS患儿的治疗疗效、预后等各异,但是哪种PS天然制剂更具有优势,则迄今尚无定论。为了避免PS天然制剂可能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与免疫排斥反应风险及降低药物的经济成本,PS人工制剂的研发已成为热点。目前有关PS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多聚焦于SP-B、-C及其在N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而本研究涉及过去少有关注的PS脂质成分与其他SP组成。笔者拟对PS的成分和功能进行全面、详实论述,同时介绍最新PS人工合成制剂,旨在为PS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应用提供新认识。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主成分分析 凝集素类 功能 药用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量表评估法,对性早熟患儿及其母亲的心理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70例女性受试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合并性早熟及其性早熟类型,将其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组(n=24)、肾上腺功能早现(PA)组(n=22)和青春期早期发育正常(ENP)组(n=24)3组。所有受试儿及其母亲在初诊后2周内,采用不同量表进行心理功能评估。对于年龄≥6.0岁的受试儿,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进行心理功能评估,使用的量表包括《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哈特儿童感知能力量表》(Harter量表);对于年龄为1.5~5.0岁的受试儿,采用家长报告的方式进行心理功能评估,采用的量表为《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纳入研究受试儿母亲的心理功能评估,采用"李克特量表"5点测量法(Likert量表),《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S)和《积极和消极情绪时间表》(PANAS)进行心理功能评估。本研究遵循的程序通过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批准(批准文号:医科伦审2016第61号),所有受试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3组受试儿母亲分娩时年龄及受试儿晚出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受试儿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受试儿CDI总分、Harter量表的4个子项目和CBCL的2个子项目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CPP组、PA组和ENP组3组受试儿母亲的心理功能评估结果显示,受试儿母亲的DASS中,抑郁子项目得分分别为(3.9±0.5)分、(4.7±0.8)分和(1.2±0.3)分,紧张子项目得分分别为(8.7±2.6)分、(10.9±3.0)分和(4.9±0.5)分,3组受试儿母亲上述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4、P=0.035,F=7.228、P=0.014)。对这2个项目的得分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PA组受试儿母亲的得分,均高于E

  • 标签: 青春期 早熟 青春期发育 肾上腺功能初现 行为医学 儿童行为障碍 个性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的安全性、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确诊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70例患者均有生育要求,需保留输卵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6,采用改良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治疗)和对照组(n=34,采用单纯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次、停经天数等,以及2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率,术后第6、12个月宫内妊娠和复发性异位妊娠(REP)发生率,以及治愈率等。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者年龄、停经天数、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患者孕次、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宫内妊娠率,PEP、REP发生率及治愈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对术后第3、7天不同疼痛程度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批准编号:2014-18),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2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8.3±11.2)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30.1±10.7)min,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59,P〈0.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35.2±6.3)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5.6)mL,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0.370,P〈0.001)。(3)2组患者于术后第6个月的宫内妊娠率和REP发生率�

  • 标签: 妊娠 输卵管 生殖 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 宫腔镜 留置导丝
  • 简介: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IFU组(n=30,HIFU治疗),肌瘤剔除组(n=0,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组(n=30,全子宫切除术)。测定并分析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变化(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肌瘤类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HIFU组和肌瘤剔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清FSH,LH,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FSH,LH明显升高,E2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与全子宫切除组术后6个月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手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患者女性,22岁。因“盆腔肿块”就诊。病史采集:既往体健,无腹痛、腹胀、腰痛。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无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妇科检查:外阴呈已婚未产式,宫颈肥大,轻度糜烂,子宫左前位,后方和左侧附件区触及一(8~10)cm包块,活动差,压痛。

  • 标签: 功能性副神经节瘤 女性 盆部 高血压病史 盆腔肿块 病史采集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分娩的产妇中,经《病史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的112例患者(年龄为22~40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康复组,n=55)和对照组(n=5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康复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每周2次,16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自行行缩肛运动,每日1~3次。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标准及评分表》调查,评估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盆底综合肌力、性活动频度、性高潮、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是临床未来需普及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目的:探究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具体内容、应用价值及在盆底功能方面评价。方法:电脑随机法指导下,将本文筛选研究对象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统计发现,2组产妇样本数为62,时间开始于2021年7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其中,盆底康复治疗在对照组中开展,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纳入产妇31例,就2组临床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治疗成效(盆底肌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展开比较。结果:(1)实验组抽取产妇分析后,关于恶露持续时间(19.78±2.53h)、泌乳始动时间(20.68±1.91h)和对照组产妇(32.25±4.11h、41.76±3.25h)相比,实验组有更低表现,P<0.05;(2)盆底肌张力、尿失禁评分测定后,比较治疗前数据,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区别小,P>0.05;治疗工作开展后,在盆底肌张力方面,实验组评分(3.87±0.16)VS对照组评分(2.45±0.39),较高,P<0.05;尿失禁中,评分统计后为(2.91±0.27)、(1.43±0.25),可见,后者比前者低,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时,在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有效缩短,改善盆底肌张力、尿失禁现象,保障最佳效果方面,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更具优势,可进一步推行、应用。

  • 标签: 产妇;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尿失禁;影响评价
  • 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融入保教工作中,依托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以'创造适宜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为目标,为家长提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幼儿园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职称8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陕西省特级教师1人;陕西省基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中小学教学能手10人;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yhypertension,PAH)对左心心肌重塑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AH(PAH组)和22例单纯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对照组)左室重塑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PAH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右室内径(RVd)、肺动脉内径(PAd)均明显增大,且三尖瓣反流(VTR)流速增快、PASP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其室间隔(IVS)厚度无明显增加(P〉0.05)。PAH组与对照组比较,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频谱A峰流速(AV)、速率时间积分(AVI)及肺动脉压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比值(AV/EV),AVI/EVI均逐渐明显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左室等容舒张时间(uVRT)明显延长(P〈0.05),E峰流速(EV)、速率时间积分(EVI)及E峰减速时间(DT)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PAH组AV/EV呈正相关(r=0.4119~0.4456,P〈0.01)。结论PAH在引起右心功能异常的同时,也可能是左心室心肌重塑和肥大的发生机制之一。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后,患儿发生口腔黏膜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HD-MTX治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采用CCLG-ALL2008化疗方案治疗的儿童ALL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的规定,并得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记录其年龄、性别、临床分度、漱口液的选择等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受试对象中,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14.5%(29/200);发生部位以颊部最为常见,占41.4%(12/29);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以Ⅱ度最多,占41.4%(12/29);漱口液的选择是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OR=2.450,95%CI(1.038-5.784),P=0.041]。结论HD-MTX治疗儿童ALL后,应加强对患儿的口腔护理,并重视对漱口液的选择。

  • 标签: 甲氨蝶呤 口腔炎 前体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完成随访的10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A组(n=55)患者行盆底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患者,应用改良的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inside-outtension-freeurethralsuspension,TVT-O);对B组(n=50)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U"字形缝合加强膀胱筋膜,并连续锁边缝合阴道前壁黏膜。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符合盆腔脏器脱垂纳入标准,盆腔脏器脱垂分度、平均年龄、产次和既往手术史、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A组较B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排气时间短、保留导尿时间短和住院时间短,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比较,A组和B组在术后2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A组术后1年复发率较B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疗效,术后2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A组较B组复发率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及B组术前较术后2个月、6个月及1年盆底障碍量表(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PFDI)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盆底悬吊术较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

  • 标签: 盆底悬吊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