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血管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0%。由于血管发病率高,可能造成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多种危害,其治疗方法也众多,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或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部位特殊、类型特殊血管的治疗处理,一直是临床和研究的热点。自从法国医师Leaute-Labreze等于200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用于血管的治疗后,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的先河。本文就血管的治疗及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的机制、临床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述评如下。

  • 标签: 治疗方法 普萘洛尔 临床应用 血管瘤 良性肿瘤 心理方面
  • 简介:整合素(integrin)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类糖蛋白,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和信号传导功能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可实现神经细胞与周围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对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整合素由a和t3两种亚基组成,

  • 标签: 整合素 脑血管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表面 传导功能
  • 简介:顽固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h或产褥期内出血,经用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置冰袋压迫等措施均不能奏效,且出血量超过1000mL,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危及孕、产妇性命。为探讨介入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本院对1997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5例病历资料完整,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顽固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保守性手术治疗 临床应用价值 子宫收缩剂
  • 简介:患者1女性,23岁。因“停经8+个月,阴道流液4h”于2011—11—15人本院。病史采集:G3P0,LMP为2011—3—6,EDC为2011—12-13。4h前出现阴道流液(色清),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孕期无放射线、毒物接触史,定期规律产前检查。平素月经规律,家族史无特殊。

  • 标签: 帆状胎盘血管前置 阴道流液 毒物接触史 病史采集 阴道流血 产前检查
  • 简介:患者女性,77岁,因“肿物外阴脱出半年”2007年12月4日入院。病史采集:常便秘、头晕,无腹痛、肛门坠胀等不适。术前常规超声提示:左侧盆腔内探及一69mm×66mm×56mm液性为主的混合回声,暗区内见散在分布的短条状及团块状回声。CEA,AFP检查均正常。妇科检查:外阴老年式,阴道畅,阴道前、后壁均有膨出,宫颈光滑,脱出于阴道口外,

  • 标签: 卵巢畸胎瘤 类癌 妇科检查 病史采集 肛门坠胀 常规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Flt-1,KDR/Flt-1受体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卵巢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本院确诊为卵巢癌的48例患者的术后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采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卵巢癌组织标本中VEGF及其Flt-1,KDR/Flt-1受体蛋白的表达率,采用F8因子相关抗原(FⅧ-RA)标记肿瘤MVD(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征得受试者对象的同意,并与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VEGF及其Flt-1,KDR/Flt-1受体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学类型、分化级别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VEGF及其Flt-1受体共同表达,则与卵巢癌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χ2=5.22,χ2=8.22;P〈0.05)。②卵巢癌中,淋巴结转移者VEGF及其Flt-1受体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R/Flk-1在肝转移患者中表达率与肝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VEGF及其KDR/Flk-1受体在肝转移患者中,共同表达率显著高于肝正常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③腹水〈1000mL者中,Flt-1表达率显著低于腹水≥1000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VEGF及KDR表达呈阳性者的平均MVD显著高于呈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VEGF及KDR/Flk-1表达呈阳性者的MVD有关(P〈0.01),并且表达者的MVD较丰富。结论VEGF及其受体表达,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卵巢癌血管生成、浸润、转移及腹水形成,可作为预测卵巢癌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指标。%@1673-5250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Flt-1 KDR/Flt-1受体 卵巢癌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对患者月经,卵巢功能及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超声、MRI及妇科检查等明确诊断为症状性子宫肌瘤,并进行UAE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UAE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月经改变情况、激素水平变化和生育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患者接受UAE后:①3个月时,经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均较UAE前明显缩小,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期内,除3例出现闭经外,其余患者月经量及月经期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为94.6%(53/56)。③1,6,12个月时及UAE前,分别有45,39,38及56例患者接受激素水平测检,受检者接受UAE后1,6及12个月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水平与UAE前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本组15例有生育要求者中,3例成功妊娠并顺利分娩,无早产、自然流产及其他产科合并症发生,成功妊娠率为20%(3/15)。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以及对月经和生育能力影响较小等优点。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UAE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及生育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肌瘤 子宫 动脉 子宫 栓塞 月经失调 生育力 并发症
  • 简介:小儿髓母细胞(medulloblastoma),也称为成神经管细胞,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脑肿瘤。近期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同时公布了“Subgroup-SpecificStructuralVariationAcross1000MedulloblastomaGenomes”等2篇文章,报道了1087个独立髓母细胞样品基因组,从中发现亚型特异性结构及序列存在差异,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Online。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癌基因组 小儿 成神经管细胞瘤 恶性脑肿瘤 特异性结构
  • 简介:患者女性,22岁。因“盆腔肿块”就诊。病史采集:既往体健,无腹痛、腹胀、腰痛。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无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妇科检查:外阴呈已婚未产式,宫颈肥大,轻度糜烂,子宫左前位,后方和左侧附件区触及一(8~10)cm包块,活动差,压痛。

  • 标签: 功能性副神经节瘤 女性 盆部 高血压病史 盆腔肿块 病史采集
  • 简介: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目前,世界各国数以百万计育龄女性预防性接种HPV疫苗。最近10年对于孕期预防性接种HPV疫苗对自然流产、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接种HPV疫苗孕妇的自然流产率和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未接种孕妇,或者预防性接种抗甲型肝炎病毒(HAV)疫苗孕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拟就预防性接种HPV疫苗现状,以及围生期或孕期预防性接种HPV疫苗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肝炎疫苗 甲型 对比研究 妊娠结局 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女性,44岁,孕4产1,住院号为247558,因“发现子宫肌瘤3^+年,月经增多2个月”于2008年2月15日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正常,3^+年前发现子宫肌瘤,随访无特殊。末次月经为2008年1月7日,之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淋漓不尽、量中、色暗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已婚已产式,阴道畅,无充血,少许暗红色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

  • 标签: 子宫肌瘤 多发性肌瘤 阴道不规则出血 畸胎瘤 输卵管 月经增多
  • 简介:宫颈上皮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该病发展为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的风险,分别是正常宫颈上皮的20倍和7倍。早期诊断、治疗CIN,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临床分析 治疗 宫颈浸润癌 宫颈原位癌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盆、腹腔多排螺旋CT(MDCT)研究卵巢静脉及卵巢血管蒂征(OVPS)对于女性盆腔肿瘤来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i年4月在本院临床诊断为妇科肿瘤的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其按照MDCT观察双侧OVPS结果,将其分为病例组(n=208,卵巢来源肿瘤累及侧卵巢)和对照组(n=386,非卵巢来源肿瘤累及侧卵巢+健侧卵巢)。采用MDCT测量双侧卵巢静脉的最大短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OVPS进行诊断性试验。结果①OVPS判断盆腔肿瘤为卵巢来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0%(203/208),92.75%(358/386),87.88%(203/23i)和98.62%(358/363),准确率为94.44%(561/594),与术后卵巢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单侧卵巢肿瘤患者的健侧与患侧卵巢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VPS对于判断女性盆腔肿块是否来源于卵巢,或来源于哪一侧卵巢的定位价值高,而卵巢静脉直径判断盆腔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较低。

  • 标签: 卵巢血管蒂征 卵巢静脉 卵巢肿瘤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外周血、脐带血和胎盘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紧张素(Ang)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且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但无其他妊娠合并症的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50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在孕妇分娩时留取胎盘母、子面胎盘组织,母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TGF—β1、AngⅡ和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龄及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母亲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胎盘母面及胎盘子面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Ang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静脉血、胎盘母面及胎盘子面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母亲静脉血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9,P〉0.05)。结论TGF-β1、AngⅡ和VEGF表达水平的改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妊娠性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患儿1男性,13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1+个月,发热10+d”于2006-06—30入本院。病史采集:入院前1+个月,发现左侧腹股沟一串蚕豆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未就医。入院前20d,包块进行性增大至约4.0cm×2.0cm×2.0cm,伴精神差,四肢乏力,于当地基层医院诊治(具体不详),无好转。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腹股沟包块 儿童 左侧腹股沟 进行性增大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所介导的胎盘血管病变与围生儿结局间的关系,以及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VEGFR)-1水平,对VEGF—VEGFR轴发挥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被诊断为GDM、孕龄为24~28孕周的孕妇100例纳入GDM组;选择同期在相同医院常规产前检查、相同孕龄的50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血样,测量糖化指标:空腹血糖(FPG)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VEGF。GDM组经常规干预治疗后,再采集血样测定FPG值,HbAlc及VEGF,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娩后,收集胎盘,分析胎盘组织中VEGFR蛋白表达。根据GDM组孕妇分娩后的围生儿结局,将其分别纳入GDM围生儿异常组(n__34)与GDM围生儿正常组(”一6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GDM组孕妇血清VEGF水平、HbAlc及FPG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②GDM组孕妇经干预治疗后,孕晚期FPG明显降低(P%0.05),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仍保持较高水平。③GDM组孕妇血清VEGF与sVEGFR一1水平呈负相关(r-_一0.497,P%O.01)。④与GDM组孕妇所分娩围生儿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所分娩围生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GDM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VEGF是GDM围生儿结局异常的危险因子(OR=5.196,95%CI:1.845~14.610,P〈0.001)。⑥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胎盘组织中VEGFR蛋白表达量显示,GDM围生儿异常组较GDM围生儿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 围生儿 预测指标
  • 简介:患者女,52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于2005年3月20日入本院妇产科。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畅,有少量血迹,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质软,左附件区扪及直径约6cm包块,实性感,边界清楚、活动,质地偏软。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45mm×38mm回声光团,左附件区68mm×42mm低回声肿块。诊刮病理检查:子宫内膜腺癌。拟诊子宫内膜癌累及左卵巢癌。于2005年3月26日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子宫增大,8cm×5cm×4cm,形态规则,剖视见宫腔内后壁直径为4cm包块,呈灰白色,鱼肉状,质脆;左卵巢增大,6cm×5cm×5cm,呈灰白色,结节状,表面无破口,质中偏软,切面实性,呈灰白色;右侧卵巢外观形态、大小正常。术后病理组织学切片显示: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子宫深肌层可见癌栓,盆腔及腹主动脉旁各组淋巴结呈阴性。免疫组化:宫内膜腺癌ER(+)、PR(+);左卵巢小细胞恶性肿瘤,NSE(-)、SYN(-)、EMA(-)、LCA(+),支持非霍奇金恶性淋巴。最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卵巢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

  • 标签: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原发性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不规则阴道流血
  • 简介:尊敬的各位业界同仁: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医院、中华医学会《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淋巴规范化诊治及进展学术会议(成都)"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拟定于2019年4月12~1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9-03-04-053(国)】,负责人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主任、《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副总编辑牛挺教授。

  • 标签: 规范化诊治 成都市 淋巴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会议 学术
  • 简介: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是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类药物,可提高健康人群及血友病(hemophilia)患者血浆因子Ⅷ(FⅧ)、vonWillebrand因子(vWF)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在国外,DDAVP成功用于防治轻型血友病A(HA)、1型血管性血友病导致的出血事件,已有30多年历史。越来越多研究证实,DDAVP对女性HA携带者、已有抑制物产生的HA及获得性HA,甚至对血友病B(HB),也有一定治疗作用。DDAVP使用安全、价格低廉,尤其可降低因使用血液制品导致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病毒等的传播及因反复使用外源性FⅧ导致的FⅧ抑制性抗体产生的危险。因此,建议对新诊断为血友病的患者,也应进行DDAVP应答测试,以评估患者在将来防治出血性事件时使用该药的可能性和方案。

  • 标签: 血友病 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