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外源性抗原所导致的免疫性疾病,近些年来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可以说是直线上升,这就促使医疗界对该疾病更加的重视。而通过观察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对应性鼻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然后详细阐述应性鼻炎的治疗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中医 西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液检查的 34 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 34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液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以及观察组两种贫血类型患者的红细胞参数。 结果 在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B )水平比较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与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比,地中海贫血患者 MCV 、 MCH 、 RDW 水平较低,且 RBC 水平、 HB 水平均较高,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反映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可为医护人员诊断、鉴别贫血患者病情与类型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应性鼻炎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剖析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5月为研究对象纳选时间截点,随机将入选的60例应性鼻炎患者划分至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及观察组(30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评价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内无效占比为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无效占比为16.67,有效率占比为83.33%,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耳鼻喉 综合治疗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刍议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用于28例应性哮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20年8月,取本院收治的28例应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4例、实验组14例。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增加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比症状评分、肺功能、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变应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症状评分 肺功能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肝脂肪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0 例为 本次的 研究对象,根据 FibrosCan 得出脂肪程度不同作为分组依据, I级患者 30 例作为 A 组, II级患者 30 例作为 B 组, III级患者 30 例作为 C 组 。比较 3 组 患者的 的临床疗效 以及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谷丙转氨酶( ALT )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 。结果 A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 C 组比较,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 6 个月后, A 、 B 、 C 组患者 ALT 恢复正常人数分别为 26 例( 86.67% )、 18 例( 60.00% )、 9 例( 30.00% ); A 组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肝脂肪是影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将其作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指标。

  • 标签: 肝脂肪变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通窍鼻炎片与地塞米松联用的疗效。 方法: 将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应性鼻炎患者共 6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3 例。对照组行地塞米松滴鼻治疗,观察组行地塞米松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疗效( 90.91 % )明显优于对照组( 72.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治疗后观察组 IL-4 、 IL-10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 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 3.03% )少于对照组( 18.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地塞米松与通窍鼻炎片联合治疗有较好疗效,炎性因子水平有所降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通窍鼻炎片 地塞米松 变应性鼻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不同年龄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 89例尘螨过敏的中重度 AR患者,依照年龄分为 A组( 3-13岁) 40例和 B组( 14-60岁) 49例,进行为期 24个月的 SLI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 12个月时和治疗 24个月时评估患者的鼻部症状总评分( 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药物总评分( total medication score, TMS)和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结果:在治疗 12个月时,两组患者相比于治疗前各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 p< 0.001)。治疗 24个月时,两组患者相比于治疗前各项评分均有显著差异( p< 0.001);相比于治疗 12个月时 TNSS、 VAS评分有显著差异( p< 0.001),但 TMS无显著差异( p> 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各项评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可以在 AR患者中产生显著疗效,不同年龄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 24个月的疗程相较于 12个月的疗程可能会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传统取穴治疗常年应性鼻炎(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PAR)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0 例 PAR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取穴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传统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传统取穴治疗 PAR 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常年变应性鼻炎 针刺治疗 蝶腭神经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关联性,以期提高在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110例子宫内膜增生刮宫标本,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 82例单纯性EH标本中EIN的检出病例为3例(3.66%);7例单纯性EH伴不典型增生标本中EIN的检出病例为1例(14.29%);8例复杂性EH标本中EIN的检出病例为1例(12.50%);13例复杂性EH伴不典型增生标本中EIN的检出病例为12例(92.31%)。其中复杂性EH伴不典型增生标本中EIN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类型,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临床病理特点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