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检测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临床分离出的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监测,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年间共分离出765株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ESBL对第3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以及单环β酰胺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结论产ESBL的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且临床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该类细菌的关注并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尽量控制ESBL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 标签: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ESBL) 细菌检测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检出的13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株药敏试验结果、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及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菌株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3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中,检出产生高活性β内酰胺酶的28株,阳性率为21.1%;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氨曲南的耐药性均>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7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0.0%;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耐药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对耐药菌株进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高活性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β内酰胺酶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取痰液标本检验鲍曼不动杆菌,并取鲍曼不动杆菌克隆体进行基因检验。结果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31.65%。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0%,与基因阴性者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β内酰胺酶基因变异率较高。基因变异呈阳性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更高。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beta 内酰胺酶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检索2007年~2013年医药学文献,综合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体外试验用药和临床效果。结果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都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有效地降低耐药性、大大地扩大了抗菌谱,使治疗效果得到改善,打破了传统的快速抑菌剂和快速杀菌剂不能联合应用的理论。讨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利大于弊,当下,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都证明这两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联合应用 合理性
  • 简介: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临床分离出的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纸片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3.8%(112/331)、37.9%(97,25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在90.0%以上,其中两者均对头孢噻肟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3%(109/112)、96.9%(94/97);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在80.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5.2%(5/97)。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用药,控制耐菌株的出现及传播。

  • 标签: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 肺炎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撬动价格机制的改革,另外就是要引进先进的支付手段,比方说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陈竺陈竺称自己任期的最后一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推动医改。“因为以药补医这个弊病,现在已到了不得不下决心革除的时机了。”

  • 标签: 陈竺 药补 按病种付费 价格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黄皮叶中黄皮新肉桂酰胺 B质量分数测定方法。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 Al(NO3)3-9H2O-NaNO2显色法及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新肉桂酰胺 B的质量分数, FRAP(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法对黄皮叶新肉桂酰胺 B类成分的抗氣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定量要求 ,芦丁质量浓度在 8~64pg/mL的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r=0.9991),平均回收率为 99.9%,RSD为 1.9%(n=6)。结论 建立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黄皮叶 新肉桂酰胺 B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肺结核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均采取2HRSZ/4HRZ治疗,随机平均分为A组38例,用药剂量为0.75g/d,B组肺结核38例,用药剂量为1.5g/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的痰菌转阴率、胸片病灶吸收率和肝损害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给予肺结核患者大剂量吡嗪酰胺治疗效果更明显,但是出现肝毒性反应的概率更高,需加强注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吡嗪酰胺 肺结核 痰菌转阴
  • 简介:摘要目的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60例狼疮性肾炎纳入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就诊时间自2017年1月至于2018年7月。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评估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大剂量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狼疮性肾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空肠营养联合谷氨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早期空肠营养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空肠营养联合谷氨酰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仅有4例,对照组11例(P<0.05);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对照组70.3%(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空肠营养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重症 急性 胰腺炎 早期 空肠营养 谷氨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慢性肠胃炎患者中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方案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入选的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慢性肠胃炎,且在本院接受药物治疗。共选择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使用胶体果胶铋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则采取左氧氟沙星+谷氨酰胺的联合用药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两组以上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参照组(28名)和观察组(25名)。参照组行环磷酰胺,观察组行来氟米特。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参照组中14名完全缓解(50.0%),8名缓解(28.6%),6名未缓解(21.4%);观察组中19名完全缓解(76.0%),5名缓解(20.0%),1名未缓解(4.0%)。观察组患者缓解率96.0%(24/25)显著高于参照组78.6%(22/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来氟米特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波尼松可有效提高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临床应用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环磷酰胺 泼尼松 风湿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6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 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9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之中予以借鉴。

  • 标签: 环磷酰胺 联合 泼尼松 治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临床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阿托品滴眼液、托品酰胺滴眼液在青少年近视眼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追踪调查 30名假性近视眼青少年,随机划分为两组, A组每夜睡前 0.25%托品酰胺滴眼, B组每夜睡前 0.05%阿托品滴眼液,定期复查青少年的视力、眼轴与屈光状态。结果: B组近视眼发生率低于 A组, A组青少年的眼轴明显延长, 2组患者在 3个月后畏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相比于托品酰胺滴眼液,阿托品在预防青少年近视眼效果明确。

  • 标签: 青少年近视眼 阿托品滴眼液 托品酰胺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差异对比。方法 以入院先后顺序将2020年5月到2022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8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以激素口服+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以激素口服+环磷酰胺口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SCr)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SCr上的差异依然不显著(P>0.05)。结论 经过激素联合口服环磷酰胺和静脉滴注环磷酰胺用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均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静脉滴注用药安全性更高,建议优先使用静脉滴注用药。

  • 标签: 激素 醋酸泼尼松龙 环磷酰胺 特发性 膜性肾病 疗效 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