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耳石 BPPV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依从的影响。方法由血透室6名护士组成一个品管圈,圈长1名,经过讨论确立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依从为活动主题,通过对5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调查分析品管圈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依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的开展,能有效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从而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老年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骨关节炎患者96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各48例,其中,西医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单独口服,中医组给予传统的中医手段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康复锻炼以及中药熏洗等。两组患者均为30天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2个疗程。然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中医组有效率为97.9%,西医组有效率为85.4%,P<0.05;中医组的VAS和JOA评分均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骨关节炎,优于单独用西医治疗,解除病痛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老年骨性关节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科胸腔镜联合冷冻治疗结核包裹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67例经内科胸腔镜联合冷冻治疗结核包裹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总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67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7.0%,3例患者经二次治疗后好转,2例病程长,胸腔内纤维板厚,剥离不佳转外科治疗。术后未出现感染。结论有必要加强内科胸腔镜联合冷冻治疗结核包裹胸腔积液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冷冻治疗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工作角色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97例门诊患者,以出现伤口者为例分析,均经门诊护理,分析门诊护士工作角色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满意度96.91%明显高于护理前83.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经合理门诊护理,能够增强护理效率,护士工作角色的合理定位使得患者得到较多便利,护理门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护理门诊 护士 角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加味麻黄汤治疗小儿变应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小儿变应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服用加味麻黄汤,每日一剂;对照组39例,马来酸氯苯那敏口服,局部使用麻黄素滴鼻。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各自治疗效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小儿变应鼻炎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5.6%(P<0.05)。结论加味麻黄汤在治疗小儿变应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方案,且用药安全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加味麻黄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精神症状患者的相关家庭护理干预,提高家属对患者过激行为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相关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28例(90.32%),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19例(6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84,P=0.0177)。结论对外伤精神症状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精神症状 家庭 护理干预
  • 简介:近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会议上指出,要把教育和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与否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这是一个社会经济建设全面推进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会议再次强调“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这既是顺应民心的政府责任,也是为今后公立医院改革确定了基调:始终要坚持把“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

  • 标签: 公立医院 公益性 医院改革 医疗服务体系 领导小组 政府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与优化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53例临床使用西药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并且分析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与优化措施。结果在15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因用量以及用法错误而引起的不良患者80例;因中西药联用不当而产生的患者38例;因其他因素引起的患者35例。结论在临床使用中,对西药要加强管理,使得西药能够合理的进行使用,同时,医生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药量进行服用,不能随意服用药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149眼)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情况。对患者角膜散光度数的大小,散光类型的分布情况,眼轴与角膜散光度数的相关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2.16±3.78)岁,角膜散光的平均值为0.96D(0.05D-4.96D),角膜散光≥1.0D的占63.1%,其中逆规散光占40.9%。结论白内障医生应该重视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的检测,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后决定是否需要矫正,为患者选择合理的矫正策略,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使白内障手术从某种程度上转变为屈光性手术。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GLU、ALT、GREA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硝酸甘油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治疗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硝酸甘油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肥胖症通常是指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而储存。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在细胞因子的分泌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国内对腹部脂肪的测量多用单一层面的腹部脂肪面积来表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直观地显示腹部及血管周围脂肪的分布,且可以准确地测量所扫描范围内所含脂肪的体积。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排螺旋CT 腹部脂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市重精神疾病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研究组重精神疾病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健康档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重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档案资料及对照组健康人群体检档案资料、询问患者及家属等。记录重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因素,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分布、男性比例、家庭收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压力、家庭关系及身体机能是导致重精神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41.69%、28.21%、15.05%。结论从事精神病管理工作医生应准确掌握重精神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诱因,对高危人群及时采取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多种针对的干预措施降低重精神疾病患发生率,对已确诊的重精神疾病患者应根据其发病诱因给予正确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重性精神疾病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化脓胆管炎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进而大大改善此类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急性化脓胆管炎患者其中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治疗方式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在术前的辅助措施包括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常规输液、使用抗生素等,到各位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后对他们进行手术。在手术进行中积极地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手术后也应对各项生理进行检查,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检查。结果对症手术治疗120例急性化脓胆管炎患者后,手术都很顺利,没有发现死亡现象,有20例患者在手术进行后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的几率为16.67%,再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后,均达到痊愈的效果。结论通过对病人病因的分析来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在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应先先治疗处理发生病变的部位,然后再进行胆肠吻合手术的治疗,若有休克情况的发生,应先进行抗休克手术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急性化脓胆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化脓性 胆管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科技上取得的进步在医学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医学上面,多数病原体微生物及病毒的发现,对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得到了良好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下面就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效做简单介绍。

  • 标签: 预防 控制 有效性 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良性位置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止晕、镇静等对症疗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眩晕,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安全高,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闭合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闭合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在收治的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26~70岁,平均年龄46.1岁。十二指肠球部损伤2例,降部损伤19例,水平损伤5例,升部损伤4例。研究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级,在本组的30例闭合十二指肠损伤中,1级5例,2级3例,3级8例,4级6例,5级8例。本组中29例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3%。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闭合性十二指肠 临床特点 观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