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的敏感性以及对治疗的临床应答。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女性痤疮患者61例,根据乳酸激发试验敏感性测试结果分为敏感性组(26例)和非敏感性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炎治疗,并口服丹参酮胶囊,药物治疗四周后,停药观察两周。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健康恢复情况。结果皮肤敏感性患者占42.6%(26/61)。治疗后,敏感性组的有效率为42.3%,非敏感性组的有效率为94.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皮肤含水量、皮肤油脂和TEWL均有所改善,非敏感性组的皮肤含水量、皮肤油脂和TEWL恢复程度高于敏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发生率比较高,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女性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敏感性皮肤患者症状有所缓解,非敏感性皮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女性痤疮 皮肤敏感 皮肤屏障功能 临床应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应用。方法以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肝移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将确诊为视网膜动脉阻塞交感性眼炎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的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68.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交感性眼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视网膜 中央动脉阻塞交感性眼炎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实行利培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培酮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利培酮 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改善小儿胃肠敏感性腹泻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小儿胃肠敏感性腹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组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胃肠敏感性腹泻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饮食干预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症状改善程度评分(8.63±0.54)分高于对照组(8.27±0.64)分,两组相比(t=3.009;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肠胃敏感性腹泻患者实施饮食与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者的腹泻治疗效果。

  • 标签: 饮食干预 穴位按摩 胃肠敏感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腹型肥胖患者胰岛 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前来本院就诊的 2型糖尿病 及健康体检者,其中包括腹型肥胖患者50人、 2型糖尿病患者 30例以及健康人群 3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实验探究,并实施高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面积。结果:从测定结果上看,对照组患者的 FPRI、 GOD以及 ISI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且在 FINS、 HOMA-IR指数以及胰岛素原水平上则低于糖尿病组( P<0.05) ; 腹型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 (P<0.05)。结论:腹型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出现了早期胰岛功能损伤问题,需要重点关注,给予治疗。

  • 标签: 腹型肥胖患者 胰岛 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Changes in islet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obesit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血清因子的检验及敏感性。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月和2022年2月,通过电脑相关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共计5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时间段内我院体检健康人员共计55例作为对照组,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成员均实施血清因子检测工作,并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特异性与敏感性均更高的一个诊断方式为sST2+Ang-2+CysC(P<0.05);各项血清因子水平均更高的一个群组为观察组(P<0.05)。结论: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实施预后评估工作,其主要的方式就是对患者实施联合检测,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敏感性,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因子 敏感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2020-1~2021-1我院收集健康人员44例作为常规组,再抽选梅毒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比对不同方案检测价值。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敏感性94.12%与特异性96.30%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敏感性88.89%与特异性82.3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敏感性88.89%与特异性82.35%、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特异性=9.736,P特异性=0.000,χ2灵敏度=15.464<0.05,P灵敏度=0.000<0.0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互比,无差异性(χ2特异性=0.000,P特异性=1.000>0.05,χ2灵敏度=0.000,P灵敏度=1.000>0.05)。结论: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对梅毒均有较高检出率,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更高,可大批量检测,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梅毒不同时期 不同检验方法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术期患者VTE防治管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VTE患者共计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措施,并建立专科敏感指标。结果: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3.33%,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经比较,t=7.543,p<0.05。常规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率、试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为7例、2例,所占比例为26.67%、6.67%,经比较,两组具有一定差异。结论:对VTE患者进行一体化治疗护理,在进行敏感指标建立的同时,能够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

  • 标签: VTE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一批乳腺癌筛查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乳腺癌诊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检测到潜在的乳腺癌病例,减少漏诊率。然而,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可能会导致一些假阳性结果。因此,乳腺超声作为乳腺癌筛查的一种辅助工具,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谨慎考虑其限制。

  • 标签: 乳腺超声,乳腺癌,筛查,敏感性,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碳酸锂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选择电脑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共81例,对照组(40例)采取利培酮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碳酸锂联合利培酮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14.02±1.52)分、躁狂评分(13.02±1.5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使患者躁狂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碳酸锂 利培酮 治疗 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