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医院领导重视门诊“窗口”服务,并在各楼层设立导医护士,对导医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礼仪服务规范化培训等。导医护士通过培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水平中起到重要作用。导医护士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为其主动进行帮助,从而缩短了就诊时间,同时患者按秩序就诊,得到安静、舒适、整洁的就诊环境,从而提升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

  • 标签: 导诊 分诊 服务理念 转变角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官渡区居民进行新型传播媒体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基于新型媒体下的健康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官渡区80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86份,有效率为98.25%。官渡区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等,居民使用新媒体中比例最高的是即时通讯工具(80.1%),对官方媒体的信任度最高(85.9%),居民当前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广播(78.3%),居民希望通过新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主要为微信/QQ(41.3%),居民希望获得健康知识主要是家庭保健(71.20%),就医最需要的信息或服务是预约挂号(84.50%)。结论开展基于新媒体的健康服务要提供居民受众广、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层次需求的互动健康信息平台。

  • 标签: 新媒体 社区居民 健康服务 需求调查
  • 简介: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建设项目施工工期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2014年5月初通过检测投入使用,实际施工期仅为5个多月。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内高效、高品质地完成手术部装饰、空调、电气、给排水等各专业安装及调试,并验收、交付,得益于该项目选择的新型模块化结构手术室,这种全新的手术室搭建模式为工程的快速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医院手术室 模块化结构 应用 建设项目 项目选择 施工
  • 简介: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国产支架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有效性。方法:该种新型支架为鸟巢式编织型支架,支架的输送系统的内层为金属网格。从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6例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采用了该种新型支架治疗。该6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3例为胰腺癌,2例为胃癌,1例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十二指肠的梗阻部位分别为:2例在十二指肠水平部,2例在十二指肠升部,2例在十二指肠空肠曲。对手术技术成功(定义为支架成功释放)、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进行了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技术上均取得了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前,两例患者不能进食,胃输出道梗阻评分(GOOSS)为0;其余4例只能进食流质,GOOSS评分为1。治疗后,5例患者能进软食(GOOSS评分为2),1例能正常进食(GOSS评分为3)。支架的平均通常时间为115.7天。结论:这种新型国产肠道支架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其释放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因此可推广应用于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 标签: 远段十二指肠梗阻 编织型支架 透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把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的模式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病房中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30例,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的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非医源性损伤率、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转入普通病房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危重症患者 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