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中病人的护理分析与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7例人工流产病人,于2016年10月--2017年09月间入我院,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55)与研究组(n=52)。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VAS疼痛评分(3.25±1.01)分显著低于常规组(6.51±1.22)分(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常规组(16.36%)(p<0.05)。结论人工流产病人围术期间予以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病人减轻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护理分析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于我院行人工流产合并宫腔残留的患者定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联合采用新生化颗粒与米非司酮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纯采用新生化颗粒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痊愈时间以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3.68%,后者明显低于前者(x2=4.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比对照组短,该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组间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并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新生化颗粒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治疗中,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将患者的痊愈时间与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进行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化颗粒 米非司酮 人工流产 宫腔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流产不全后流产中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药物流产不全后流产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缩宫素组采用缩宫素肌内注射治疗,米索前列醇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出血时间。结果米索前列醇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缩宫素组,P<0.05;米索前列醇组出血时间短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不全后流产中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完全流产,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不全 流产 米索前列醇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无痛推拿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无痛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患者100例。结果本组患者100例,总有效率达91%。结论无痛推拿法治疗肩周炎,痛苦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 推拿法 肩周炎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更为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从患者的年龄、分娩史、流产次数、合并症、胚芽以及子宫位置等多个方面分析患者的流产情况,对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因素主要包括分娩史、流产次数、合并症、胚芽以及子宫位置等几个方面,其中以有胚芽的危险程度最高(OR=4.512),子宫位置其次(OR=3.614),分娩史、流产次数以及合并症的危险程度相对较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相关因素,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谨慎用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进而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早孕 药物流产 结局
  • 简介: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消化内科在使用无痛胃肠镜对病人实施医治后,其整体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因身体不适进入消化内科进行病情医治的80名病人,对该组病人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均分为每组40名病人,使用传统胃肠镜进行病情检查的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的方式应用于观察组,在对不同的两组病人进行医治完毕后,针对其总体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结果将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于观察组病人进行医治后,该组的40名病人1名病人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1名病人出现了咳嗽和情况,且在进行医治的期间没有发生疼痛的状况,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病情检查的方式应用于对照组,该组的40名病人2名病人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4名病人出现了咳嗽和情况,2名病人呈现出疼痛的情况。结论在消化内科中使用无痛胃肠镜技术进行医治,其治疗的成效较为明显,可有效的将消化内科病人在进行治疗期间的疼痛感全面的消除,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小不良反应的出现机率,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骨科创建无痛病房,应用临床路径规范医护行为,使疼痛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研究其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木科室两个病区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疼痛控制,观察组用临床路径规范疼痛管理,前瞻性研究两组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观察组73.7%患者术后3d总体疼痛控制在轻度((l~3分),甚至无痛,术后当天及第1d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疼痛控制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增加住院治疗的舒适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术后疼痛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间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先兆流产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