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外手术切口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进行外手术治疗的1252例患者,了解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状况,并且针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性质、住院时间等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是否和感染存在着直接联系。研究结果卡方检验表面,在外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中,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性质以及住院时间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也就是导致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在外手术治疗以及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要重点针对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性质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更加容易出现感染问题的患者类型进行高度关注。

  • 标签: 普外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3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刀治疗CINⅠ-Ⅱ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诊的66例CINⅠ级和Ⅱ级患者行利刀治疗,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和手术疗效。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6.7%。平均手术时间为(6.1±1.1)min;平均出血量为(10.1±3.5)ml。利刀治愈5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94%。术后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无术后感染、粘连以及宫颈管狭窄发生。。结论宫颈环行电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治方法。

  • 标签: 利普刀 CINⅠ-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行CT检查与放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3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不同诊断方式对照组(放检查)、研究组(CT检查),评定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症误诊者1例,占比1.7%,低于13.3%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肺部孤立性球性病变患者诊断过程实施CT检查手段作用突出,可提高病症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值得借鉴。

  • 标签: CT 检查 普放检查 肺部 孤立性球形病变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89-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我院接诊的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60例选择非溶栓治疗,观察组62例在此基础上补充阿替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不同时间组间NIHSS评分与副反应差异均较大,且观察组各项更令人满意(P<0.05);对照组以73.33%的总疗效远远不及观察组90.32%的总疗效理想(P<0.05)。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0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替酶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并已确诊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凝血与纤溶指标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