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文章针对临床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的研究,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的研究进展,从而形成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治疗情况的深刻认识,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录2021.4——2023.4期间于我院接受支具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支具治疗对患者脊柱功能、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结果:3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较之治疗前,治疗后患者ODI评分、VAS评分有所降低,SF-36评分有所提升,P<0.05。结论: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缓解其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支具治疗 疗效 脊柱功能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经皮椎体后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一2014年12月收治的OVCFs而施行椎体PKP治疗的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射前期血压变化、骨水泥注射后期血压变化、骨水泥渗漏、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数、是否相邻椎体骨折、术前VAS评分、术后3天、1月、3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等情况,分析两种麻醉下经皮椎体后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189例患者,术后随访12-69(36±8)个月,局部麻醉组88例,全身麻醉组101例,两组性别、年龄、是否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术前、术后同时间段VAS评分无差异,而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射期间血压变化、骨水泥渗漏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下经皮椎体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但局部麻醉下患者骨水泥渗漏较多,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率高,治疗应首选全身麻醉。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后畸形患者34例,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冠状面Cobb角度、失状面Cobb角度、顶椎偏移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83.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18ml,冠状面Cobb角矫正到35.4°,失状面Cobb角矫正到38.7°,顶椎偏移矫正到10.3mm。结论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的方法,对先天性脊柱侧后畸形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后路全脊椎截骨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复杂脊柱侧后畸形采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自愿参与的60例成人复杂脊柱侧后畸形作为试验者,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处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范围内。入院后均对患者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畸形矫正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手术后,入组患者的侧Cobb角、最大后Cobb角、冠状平衡、矢状面平衡分别为38.42±9.67°、26.55±10.29°、20.55±6.95 mm、29.32±6.79 mm,优于手术前的78.49±10.25°、98.13±13.89°、60.41±15.48 mm、53.50±10.29 mm(P

  • 标签: 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 矫正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双侧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伴严重脊柱后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伤口的护理、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和口腔护理,经积极的治疗与对症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间隙感染 脊柱后凸 老年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和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参照组用椎体成形术,研究组用椎体后成形术。结果:研究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参照组,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后Cobb角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椎体成形术,可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与生活障碍,减轻疼痛感,缩小后Cobb角。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体后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中,观察组2.86%,对照组11.43%,P<0.05;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以及Cobb’s角2组做对比差异甚微P>0.05,经手术施治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均为观察组较高,Cobb’s角为观察组较小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成形术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椎体功能恢复。

  • 标签: 脊柱骨折 老年人 骨质疏松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成形术对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症状得到了缓解,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