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电子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建立档案的孕晚期孕妇300例,都积极进行电子监护。根据监护无应激实验(NST)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监反应型(n=270),观察组为监无反应型(n=30),比较两组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监护在胎儿宫内窘迫预测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正确率,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改变妊娠结局,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电子胎心监护 胎儿宫内窘迫 孕晚期 新生儿窒息 羊水粪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音乐干预下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均为监护孕妇,入组对象共计100例,入组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常规干预,后者音乐干预,以心理状态、临床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展开规范细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心理状态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临床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实施监护期间通过予以音乐干预具有明显规范,能够有效减少孕妇不良情绪,并保持良好生理状态,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胎心监护 音乐干预 心理状态 临床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40例产妇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将这14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观察组的产妇施行全产程持续监护,对对照组的产妇采用传统听诊,观察比较两组胎儿的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的正常率为91.4%、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4%、漏诊率为1.4%;对照组胎儿的正常率为80.0%、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7%、漏诊率为4.3%;观察组胎儿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两组胎儿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施行全产程持续监护能够更加准确地对胎儿的情况进行判断,从而降低胎儿的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胎心监护 产程观察 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监护在围产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产妇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未给予监护,观察组给予监护。比较两组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轻度新生儿窒息率4.29%、重度新生儿窒息率4.29%均低于对照组的15.71%、17.14%(P<0.05).结论:监护在围产保健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胎心监护 窒息率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1例监护急诊剖宫产患者诊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02月06日收入1例监护急诊剖宫产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与患儿治疗期间结果分析,拟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儿可按计划完成奶量,反应可,无发热、气促、呕吐、腹胀,大小便未见异常,予以出院。结论 医疗团队采取了及时、准确的诊断手段,结合监护数据,迅速做出了剖宫产决定,有效保障了母婴健康。

  • 标签: 胎心监护 急诊 剖宫产
  • 简介:摘 要:作为可以反应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医生掌握,可以对孕产妇体内胎儿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监护设备应时而生,监护仪更是被广泛用于产科护理中。监护仪器从最初检测胎儿的存活率,逐渐发展为诊断胎儿心脏、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能量等信息,可以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同时,检测胎儿的实际情况,还能预防胎儿发生宫内窘迫,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监护在产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展开相关概述。

  • 标签: 胎心监护 产科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前孕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04月-2022年05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产前孕妇监护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心监护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产前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前监护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0例产前监护孕妇平均分配成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对孕妇采取常规护理法,试验组对孕妇采取综合护理法,对比两组产前监护孕妇的心理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前监护孕妇孕妇心理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要比对照组弱,通过评分,出现差异,其中p<0.05,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在产前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可以调节孕妇的焦虑、紧张、抑郁情绪,还能满足孕妇的护理需求,达到孕妇理想的护理期望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前胎心监护 孕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产前监护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30位产前监护孕妇进行实验,根据护理措施分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孕妇的心理情绪评分优异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产前监护孕妇使用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前胎心监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第一产程监护图形异常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一段时期内收治的60例第一产程监护图形正常产妇和60例第一产程监护图形异常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为FHR正常组和FHR异常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FHR正常组的羊水粪染发生率(6.7%)低于FHR异常组(1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正常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7%)低于FHR异常组(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监护图形异常是羊水粪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产妇的第一产程监护,发现心率异常情况加强警惕,有效预防。

  • 标签: 第一产程 胎心监护 胎心率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胎儿窘迫预测中应用胎儿心电图联合监护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3 月在本院产科 接收的 40 例妊娠期 34 周的 孕妇 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行监护无任何反应的行胎儿心电图对胎儿窘迫进行诊断;在术前采用胎儿心电图联合监护应用于胎儿窘迫的预测, 观察不同诊断方式胎儿窘迫的诊断准确率,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胎儿心电图检测正常 者 16 例、异常者 24 例,其中异常者主要存在宽大的 QRS 波群变化,正常者 1min Apgar 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者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胎儿心电图联合胎儿监护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监护的诊断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胎儿窘迫预测中应用胎儿心电图联合监护的诊断效果极其显著,其能够及时的对胎儿窘迫进行处理,避免胎儿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 标签: 胎儿心电图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和监护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规范化护理+监护,对两组不同的护理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胎心监护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时持续监护结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胎儿宫内情况监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产时持续监护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持续监护结合护理干预对可以提高胎儿宫内情况监测效果,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时持续胎心监护 结合护理干预 胎儿宫内情况监测
  • 简介:心脏病作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等特点,目前,观测潜在患者的心电图用于诊断和预防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鉴于此,各种与电有关的监护系统,尤其是远程监护系统被不断研发出来投入使用,以保障生命健康。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家庭电远程监护系统进行研究,并介绍不同种类的家庭电远程监护系统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心电监护在家庭中的应用趋势。

  • 标签: 心脏疾病 心电监护 家庭远程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监护室患者家属的需求以及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室的56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每组各28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对院年龄较小的患者进行安抚和取悦,让其配合治疗。对于成年人的外科监护直接进行健康教育指引,引导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结果:通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60.71%),对照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有效的护理模式下明显高于观察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是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家属也未出现过激行为和护患医疗纠纷。讨论: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积极抢救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合作和治疗,对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减少医疗纠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外科 监护室 家属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