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精神症状患者的相关家庭护理干预,提高家属对患者过激行为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相关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与BPR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28例(90.32%),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19例(6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84,P=0.0177)。结论对外伤性精神症状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精神症状 家庭 护理干预
  • 简介:健康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都是健康管理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损伤的增多、残疾人口的增加,近年来康复护理需求井喷,技术发展迅速。而我国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研究多侧重于骨科、神经科、心脏、老年病等临床专科患者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护理服务 健康管理 老年人口 意外损伤 交通事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特点及诊发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以断程序,增加对腹痛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防止误诊的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急诊患者63例,回顾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结果63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23.81%),呼吸系统疾病(大叶性肺炎、肺梗死、胸膜炎)13例(20.63%),肾、输尿管结石11例(17.46%);过敏性紫癜8例(12.7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例(12.70%),腹型癫痫4例(6.34%),妇科疾病(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扭转)各1例(3.17%),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1.59%)。结论急性腹痛的病因复杂,消化科医生接诊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思维应不局限在消化系统疾病,详细的病史,细心的体检,相关的实验室资料,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及合理的综合分析仍然是建立正确诊断的最好方法。

  • 标签: 腹痛 诊断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的针灸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康复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针灸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针灸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一个科室的发展就是一个团队的发展,团队就是要每一个人都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最好,不出现短板,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针对不足,提出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团队才能取得成功。一个科室运行的好坏,不仅需要护士长及护士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全体人员的努力和配合。案例中的护理团队并没有得到其他部门的有力支持。

  • 标签: 康复护理 团队精神 护理团队 护士长 科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时施以舒适护理的有效性,从而尽早地减轻和解除患者的痛苦。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偏头痛症状发作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药物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在给予一般药物治疗护理的同时,加以施行舒适护理,着重在环境、心理、社会等几方面采取一些针对性的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症状缓解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时加以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地加快患者痛苦的缓解,促进其病情的好转。

  • 标签: 偏头痛 舒适护理 发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外伤患者,对其完成康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脑外伤患者40例,所有患者都处于康复期。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A1组(早期康复组20例)与A2组(晚期康复组20例)。对A1组、A2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对比实施康复治疗前后A1组、A2组患者GCS评分等情况。结果对患者完成康复治疗后,在每项评分方面,与康复治疗实施前进行比较发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A1组患者每项评分情况均高于A2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成功将患者的诸多功能进行改善,将GCS评分有效提高,并且在早期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更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外伤 康复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瘫患儿52例,社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康复护理组各26例,各经过6个月相应的康复治疗,在康复前及康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sindependencemeasureforchildren,WeeFIM)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康复治疗6月末,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社区康复护理组患儿康复6月末两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社区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瘫,社区康复护理,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膝痹病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后,其膝痹病相关症状的改善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被诊断为膝痹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39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护理组39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三天后疼痛程度评分在(3.5±0.2)分。对照组患者住院三天后疼痛程度评分在(6.5±0.5)分。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8/3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36/39)。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痹病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膝痹病患者 中医护理 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血液透析肾病患者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8例血液透析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先关症状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头晕恶心、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脑出血等相关症状,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液透析肾病患,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 血液透析肾病 相关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素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体内甲状旁腺素浓度以及微炎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高通量血液透析后,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尿钙以及P3-的下降状况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在高通量血液透析后,其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得到较为显著的下降,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显著地降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并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甲状旁腺素 微炎症
  • 简介:摘要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死发病率逐渐提高,早期康复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和效果,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本文主要分析脑梗死早期康复和护理研究进展。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方案对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共8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以及最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方案对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患者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方案 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改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塞患者,给予其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都进行肌力测试,将前后的肌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比入院时的肌力测试结果,出院测验结果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肌力恢复有明显效果,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肢体康复 康复训练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0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已治疗出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应用Barther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社区综合干预组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早期给予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综合护理 干预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患者康复影响的护理效果。方法遴选60例我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入院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对照、实验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施以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来评估两组护理康复效果,并予以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饮食、康复训练、生活方式及定期复诊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3.3%较对照组的66.7%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淋巴瘤患者康复中施以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获得较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淋巴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亲体肾移植过程中引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开展亲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率、术后各项恢复时间、腹胀程度和精神状态。结果研究组无腹胀患者比率为35.48%(11/31),明显高于对比组9.68%(3/31);研究组精神状态良好患者比率为41.94%(13/31),明显高于对比组6.45%(2/31)。同时研究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比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也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提升亲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缩短其术后住院和恢复时间,并能降低患者术后不适反应。

  • 标签: 亲体肾移植 快速康复外科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通常有某些常见并发症(如肺不张、肺水肿、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意在进行开胸手术病人的术前指导及术后康复护理,以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过去3月我科行62例开胸手术病人的资料。结果62例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2例,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术前准备指导和术后康复护理可以降低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让病人可以尽早出院。

  • 标签: 开胸手术 术前指导 康复知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08年至2013年护患纠纷的发生,采取客观科学的分析,包括每例护患纠纷后当事人自我检讨、小组讨论、科室讨论等多种形式,得出产生纠纷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结果2014年来未出现护患纠纷发生,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热情的服务态度及规范的护理行为,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及和谐的护患关系,对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