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4~12节段椎体与相邻脉管神经系统的分布与走形关系,为胸腔镜下胸椎前路手术提供相关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了20具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躯干标本,通过解剖观测T4~12节段椎体的位置与血管走形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椎体序列的增加,上、下位节段血管的距离也随之增加。通过测量T4~12对应的右侧肋骨头到奇静脉之间的距离发现,奇静脉在沿着椎体向上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左移,呈现出向左侧弓形弯曲的血管,T4~12节段对应的右侧肋骨头到奇静脉右侧的距离是先增大再减少,向左侧偏移最大距离位于T6~12节段。

  • 标签: 节段椎体 脉管神经系统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腮腺手术切除术中两种解剖方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5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于颞面干、颈面干及腮腺边缘腺体内末端分支间向内部解剖其他分支型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于颞面干、颈面干解剖各分支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面神经缺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研究组患者面神经损伤率为4.00%,术后并发症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24.00%、4.00%,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面神经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于颞面干、颈面干及腮腺边缘腺体内末端分支间向内部解剖其他分支型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可明显降低面神经损伤,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浅叶切除术 解剖方式 面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丰富。人体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针对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本文探讨了数字化人体解剖学学习平台在高职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

  • 标签: 高职教育 人体解剖学 数字化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章节中的大部分均为实验课程,要求突出实践性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解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合理设计课前问题,加强课堂引导;精讲新课,阐明要点;巧用教学手段,促进课后复习小结等教学措施,增强运动系统解剖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从多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自主探究问题,提升对运动系统知识点的认识。

  • 标签: 运动系统 解剖实验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虚拟仿真理念下3D解剖图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对人体解剖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在入校后由教务处随机分班,根据班级学生分为两个班级,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临床医学专业3班(27名)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教学,观察组采取虚拟仿真教学联合3D解剖标本教学,比较三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课堂评价、解剖方法等。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与实验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

  • 标签: 虚拟仿真 3D解剖图像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枕动脉是颈侧区深方重要血管结构,走行于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的深面,在颈外动脉的弧形下方起源,行于寰椎横突前上方至乳突内侧及后方的枕动脉沟内,经头上斜肌、头最长肌深面、头夹肌与头半棘肌之间至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浅面及项部深筋膜至枕部皮下,途中发出肌支及吻合支与颈外动脉系统及椎动脉发生吻合,途中并与枕大神经、枕静脉相伴,最后分布于后枕部。

  • 标签:
  • 简介:【摘要】解剖学课程主要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的第一步。解剖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多样,具有多种概念和专业术语。在对解剖学进修的过程中,医学生们常会感到枯燥无味,并且内容具有抽象性特点,对于理论知识非常难记,无法掌握到其中的含义,以此使得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动性大大降低,整体的教学质量低下。因此,为有效提升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并翻阅较多的参考文献来完成对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问题探讨,分析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改进措施。

  • 标签: 护理专业 解剖学 教学质量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