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总结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PCa)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74例前列腺癌(PCa)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从术前心理辅导、术中手术配合到术后疗养指导对粒子植入手术过程全程相关护理行为进行了概括总结。结果利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前列腺癌(PCa)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结论在医疗行为中规范护理行为管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 护理
  • 简介:摘要基于辐射监测仪使用在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带辐射监测仪对行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近距离护理操作时进行辐射监测,对测得值进行分析,找出碘-125粒子术后影响辐射监测值因素,并给出如何减少碘-125粒子术后辐射危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辐射监测仪 碘-125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患者时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本文的综合护理组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的时候对患者配合综合护理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125I粒子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胃癌
  • 简介:摘要:响应国家优生优育政策及女性对产后健康意识的提高,医院及女性对产后康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产后康复项目主要是通过固定的治疗方案来做盆底康复治疗,治疗的处方主要是单一频率,单一波群的电刺激脉冲波对盆底肌进行电刺激治疗,但不同症状的患者使用单一的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医疗器械技术及临床研究的发展,最近几年推出了集合评估-治疗的生物刺激反馈仪,目前主要是通过采集肌电及压力通道来评估盆底肌各个肌肉群的情况。该论文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人体腔内(阴道或肛门)专用生物反馈肌肉刺激探测器捕捉和测量盆底肌肉群在收缩和放松过程中的峰值肌电(EMG),通过肌电图的变化展现在显示器上,让患者感知、理解这些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学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意识调控骨盆底肌肉的活动的仪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未知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路径规划算法。运用模糊推理,构造出一张实践效果较好的控制响应表。在多种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模糊控制 预防死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性I125粒子在肺癌植入治疗中应用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数据汇总,进而对并发症护理进行落实。结果:肺癌植入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预见性护理模式下,肺栓塞等严重性并发症得以规避。结论: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放射性I125粒子进行植入性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价值,但术后并发症作为难以完全规避的现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重视,采取预见性护理,提升患者治疗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放射性I125粒子 植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飞利浦CT诊断仪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阿霉素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化疗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能够有效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 标签: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中心5000份血清标本进行CMIA法检测,将阳性标本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观察测定结果。结果:5000份血清样本,CMI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182例,阳性率3.64%,参考TPPA测定结果,CMIA检测敏感性100.00%,特异性为99.55%。CMIA检测浓度S/CO>10的阳性符合率为97.66%,>5-10的阳性符合率为75.00%,不同检测浓度值的阳性符合率存在差异性。结论:CMI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且能够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具有便捷度高及所需时间短优势。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肺癌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57,常规化疗)和研究组(n=57,常规化疗+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两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可有效提升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此治疗方案安全性较好,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晚期肺癌 化疗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患者院外防护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38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增加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辐射安全知晓情况与累积辐射受照量进行对比,评价延续性护理价值。结果:从研究数据的角度来讲,延续性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优势明显(P<0.05)。结论: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后,患者及其家属在延续性护理的指导下,均能对辐射安全产生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能进行科学的防护,对保障家属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院外防护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在医疗诊断过程当中,内窥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检查方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受到成像条件、人体组织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内窥镜成像的亮度、清晰度与对比度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以现代医用内窥镜成像原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实验室内窥镜图像数据集建立过程,基于直方图处理、暗通道先验、图像增强以及运行时间描述等角度对内窥镜图像增强算法进行了梳理,同时对算法增强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有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 标签: 亮度校正 暗通道先验 医用内窥镜 图像增强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适宜治疗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手段。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5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9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甲组与乙组各包含患者43例。乙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运用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甲组患者住院期间在乙组患者基础上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探寻适宜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案。结果: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乙组患者更低,且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低,表示为P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照射 支气管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CT图像处理算法在肿瘤检测与定位中的应用。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实验研究,我们探讨了不同的CT图像处理算法在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前景。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在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定位精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研究旨在为医学影像领域提供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推动肿瘤检测技术的进步。

  • 标签: CT图像处理算法,肿瘤检测,肿瘤定位,深度学习,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3D打印非共面模版引导 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个体化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的头颈部肿瘤患者 1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手术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辅助方法进行引导 125I粒子植入。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植入粒子数量、手术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率。结果 治疗 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6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 22.2%;观察组患者植入粒子平均( 33.53±18.20)颗,所有患者于术前计划剂量、分布相差较小,手术均成功,对照组患者植入粒子平均( 30.15±11.48)颗,术后 1周,其中 3例患者肿瘤靶区植入剂量不足,需进行第二次植入,两组患者粒子植入颗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 17.98±3.05)分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的( 40.29±4.17)分钟,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D打印非共面模板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粒子植入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保证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较为一致,在肿瘤靶区内分别较均匀,治疗 1个月内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3D打印非共面模版 粒子植入 头颈部肿瘤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