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总结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并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以提高对该类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该患者的治疗情况,结合临床表现、4T评分及抗体检测情况,在冠脉搭桥术后一经确诊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HIT),立即停止肝素暴露,使用其他抗凝方案,运用心脏康复理念,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患者右侧颈内静脉、左侧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均有血栓形成,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为5天,出院3个月-1年随访未出现血栓及栓塞事件。结论 CABG患者需严密监测血小板变化,一旦发生HIT,可能会导致桥血管急性栓塞,急性肺栓塞等致命后果,早期诊断及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冠状搭桥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 抗凝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癌(MCRCC)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MCRCC无特殊临床表现,无典型的肾癌“三联症”,诊断主要以B超和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也可行肾部分切除术。11例行根治肾切除术,1例行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2,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肿瘤局部复发,失访1例。病理TNM分期pT1aN0M03例,pT1bN08例,pT2N0M01例,癌细胞核分级均为G1级。结论MCR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囊肿鉴别有一定难度。术前怀疑或术中证实为MCRCC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可考虑行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 标签: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细胞移植患者皮肤药物护理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干细胞移植病例,选取52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探究组采用皮肤精细护理,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探究组的病患SAS焦虑评分(37.87±3.13)与SDS抑郁评分(35.77±3.48)都低于参照组(45.47±3.33)与(43.44±3.78),表示探究组病患焦虑与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探究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92.31%)较参照组的(80.77%)也更高。结论:经过对两组病患的详细实验探究可发现:在干细胞移植病患中做好皮肤精细护理能够使病患康复更好,心理状态与满意度更佳。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皮肤 药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诱导扩增CIK和NK细胞效果并对比两种细胞活性。方法:于我院肿瘤细胞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诱导扩增培养CIK以及NK细胞,对比扩增效果。并使用CCK-8方法测定两种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体外诱导,NK细胞占比显著高于CIK细胞,培养7d后,NK细胞占比达到(38.56±4.73)%,扩增效果显著高于CIK细胞[(13.16±2.10)%](P<0.05);培养14d后,NK细胞占比达到(62.80±7.28)%,扩增效果显著高于CIK细胞[(36.76±4.59)%](P<0.05)。在不同效靶比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显著优于CIK细胞组(P<0.05)。在效靶比6:1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20.15±1.36)%,显著高于CIK细胞组[(8.36±1.10)%](P<0.05);在效靶比12:1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41.39±2.68)%,显著高于CIK细胞组[(12.75±1.64)%](P<0.05);在效靶比25:1条件下,NK细胞组杀伤率(67.31±2.85)%,显著高于CIK细胞组[(58.71±3.30)%](P<0.05)。结论:通过对CIK和NK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NK细胞的扩增效果好于CIK细胞,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强于CIK细胞

  • 标签: 肿瘤细胞 CIK细胞 NK细胞 体外诱导扩增 杀伤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原代培养干细胞,传代、分离;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特征;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将细胞因子制备成冻干粉;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干细胞高表达共性标志CD73及CD29蛋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制备成功;结论通过使用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对干细胞上清液进行若干小时冷冻干燥处理,能得到较好质量干细胞冻干粉;

  • 标签: 干细胞 冻干粉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进行全身放疗或化疗等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回输给患者,利用造血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使患者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HSC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难治血液疾病的重要手段。患者在移植前预处理(放疗或化疗)清除体内异常增生的细胞、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造成骨髓严重受抑,全血细胞减少,输血治疗是HSCT患者重要的支持手段。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红细胞输血 输血效果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脐血、脐带、胎盘皮肤、牙髓、肌腱以及胎儿附属组织等,常见于研究从骨髓中分离,但骨髓中干细胞的含量较低,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0.01%。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它的优势也越发的显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易于从废弃的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相对于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从取材上会给供者带来一定的创伤痛苦来说,UC-MSCs的取材更为方便且成本低不涉及伦理问题,同时胎盘会对UC-MSCs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毒以及病菌的污染,提高了脐带分离的成功率,保证了临床应用的安全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C-MSCs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造血干细胞抑制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例)、观察组(2例),分别接受化疗治疗、化疗治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0.00%,与对照组0.00%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患者均发生感染,其中1例患者并发腹泻、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症状;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异常,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结论 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效果良好,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类型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我院血液科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通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护理需求。结果:以出血、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为指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9.17%,数据存在优势(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具有多样,为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护理人员需要为其提供护理干预,以加快其身体恢复,防范不良并发症,致力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肛周感染方面应用不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成采用不同护理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干预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肛周感染率: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发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肛周感染,同时还能够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持满意态度。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肛周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该方法利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修复心血管组织损伤,并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目前的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显示出潜在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安全和有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手段。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治疗前景
  • 简介:摘要 自从循环血液中发现造血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就成为研究热点。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实现,使得外周血干细胞(PBSC)广泛运用于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目前,血液成分单采技术[1]不仅用于外周血干细胞或血液制品的采集,而且用于治疗或预防几种移植相关并发症,亦为某些疾病提供了治疗选择。本文从外周血干细胞和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发展、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并发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以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单采技术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问题跟踪护理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一组作为观察组(20例)予以接受问题跟踪护理,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临床护理,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问题跟踪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问题跟踪护理 移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行时间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SCT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时间护理)各3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研究组EORTC-C30值更高;健康知识掌握率更高,P<0.05。结论:时间护理可提高ASCT患者的生存质量、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崇。

  • 标签: 时间护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质量 健康知识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