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生产设备清洁时果糖二磷酸的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总有机碳(TOC)法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果糖二磷酸钠质量浓度在0.4~10㎎/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7%。结论:总有机碳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制药设备清洁时果糖二磷酸的残留量的检测。

  • 标签: 总有机碳 果糖二磷酸钙 残留量
  • 简介:摘要:磷代谢是机体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对于骨骼健康、神经肌肉功能和细胞代谢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磷代谢及调节机制、相关疾病以及治疗策略。首先介绍了磷代谢的基本概念和生理功能,包括磷吸收、转运、储存和排泄等过程。其次,探讨了磷代谢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低血症等,并分析了其发生机制。最后,总结了目前磷代谢异常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膳食调节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 标签: 钙磷代谢 骨骼健康 神经肌肉功能 钙磷吸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实验用废旧聚乳酸材料来制备乳酸,先将聚乳酸材料解聚,通过氢氧化钙与解聚产物反应生成乳酸,产率为91.83%,同时对制备的乳酸进行质量检测,以此来确定制备的化合物的纯度为94.95%。

  • 标签: 废旧餐盒 聚乳酸 乳酸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心衰患者给予环磷酸腺苷葡胺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98例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法)与观察组(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P

  • 标签: 环磷酸腺苷葡胺 心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小儿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果糖二磷酸钠)与研究组(磷酸肌酸钠)各31例,观察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心肌酶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不良反应、心肌酶水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病症的疗效更为优秀,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利于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于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分组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A、B组,各102例,98例,A组予以磷酸肌酸治疗,B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2)A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1(LDH-1)高于B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低于B组(P<0.05);3)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时磷酸肌酸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果糖二磷酸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纳入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心肌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1,6-二磷酸果糖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的治疗有效率、心肌酶变化状况(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数据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心肌损害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同时还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1 6-二磷酸果糖 小儿心肌损害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如何对唑来磷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年 12 月在我科接受唑来磷酸治疗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共有 52例患者,对其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 例患者在输液过程当中出现发热症状,给予布洛芬药物口服或吲哚美辛塞肛应用及物理降温后症状好转; 2例患者在输液后出现关节疼痛及全身肌肉酸痛,通过镇痛药物以及心理护理以后,不适症状24小时后大致得到缓解,其余 45 例患者无特殊不适症状。结论:对唑来磷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采取一定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病情的康复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唑来磷酸 女性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醋酸与碳酸对慢性肾脏病所致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所致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醋酸组(36例)和碳酸组(35例),分别服用含元素剂量为1000mg/d(血磷1.94~2.26mmol/L)或1500mg/d(血磷2.27~2.75mmol/L)的醋酸钙片及碳酸钙片,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血磷、校正血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不良事件等。结果醋酸组治疗后血磷明显低于碳酸组[(1.38±0.41)mmol/L比(1.84±0.56)mmol/L],对药物有响应率明显高于碳酸组[52.8%(19/36)比31.4%(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校正血磷乘积、磷乘积达标率及治疗后血磷达标率、高钙血症发生率、iPTH、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所致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以给予醋酸进行治疗,与碳酸有着相同的降低磷乘积及iPTH的疗效,且降低血磷的能力更胜碳酸,主要的不良事件为轻中度的胃肠反应。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醋酸钙 碳酸钙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治疗中,引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探究此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对象的时间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取40例肺炎并发心衰的患儿作为纳入对象,落实资料分析,回顾治疗方式,将40例患儿随机规范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均为20例。对照组纳入者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纳入者用磷酸肌酸钠治疗,针对2组临床体征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监测2组临床体征即指HR、RR、SpO2,在治疗前对比,表示无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对HR、RR、SpO2做监测,表示均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经治疗后,对治疗效果加以监测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治疗时,采用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临床体征,对提升疗效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并发心衰 磷酸肌酸钠 临床体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肺炎合并心衰的小儿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进而提升对该类患儿治疗的效果。方法:文章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肺炎合并心衰的小儿患者60例,为进一步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该类患儿的治疗效果,将选取的所有患儿分为数量均等的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和1,6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钠两种药物对患儿展开治疗,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对治疗的效果、患儿病症的改善程度以及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汇总及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方式对患有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患儿的心率、呼吸的频率以及血氧的饱和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说明对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患儿的家属对该种治疗呈现的效果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可确保本次研究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方式更适合患有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小儿患者,对于患儿病情的恢复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肺炎 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地舒单抗诱发低血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应用地舒单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34岁(18~79),在应用地舒单抗之前,患者血水平正常。检测患者应用地舒单抗后的血水平,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对症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应用地舒单抗期间出现低血症的患者9例,其余患者未出现低血症。2.静脉输注葡萄糖酸之后患者血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地舒单抗诱发低血症的发生率为9.78%,未发现重度低血症病例。静脉输注葡萄糖酸能够有效治疗地舒单抗诱发的低血症。

  • 标签: 地舒单抗 骨肿瘤 骨转移瘤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磷酸化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细胞信号转导、调节基因表达来调控着机体众多生物学进程,异常的蛋白磷酸化可能会直接导致疾病的产生。以高脂喂养瘦素蛋白受体缺陷型小鼠,构建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为比较正常小鼠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磷酸化蛋白质差异,全面提取正常小鼠与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组织总蛋白,经胰酶酶解,对肽段进行稳定同位素双甲基化定量标记,富集并分离磷酸化肽,质谱检测,共鉴定出 214个有定量信息的磷酸化蛋白和 356个非冗余磷酸化位点。将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 C57BL/6小鼠的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参与能量代谢过程中的蛋白发生了磷酸化差异变化,推测这些通路变化可能与小鼠糖尿病病发存在着一定联系。

  • 标签: 磷酸化 Ⅱ型糖尿病 蛋白质组学 定量标记 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