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转录因子NF-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野黄芩苷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野黄芩苷对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野黄芩苷在100μM浓度以下48h内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作用;荧光素酶检测试验显示野黄芩苷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NF-кB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кB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 标签: 野黄芩苷 抗炎作用 核转录因子NF-кB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用大鼠骨髓单核细胞提取新鲜分离骨髓细胞,植入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脊髓功能恢复、神经再生、新生血管形成及长期预后。方法:试验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研究中心进行。实验水平:生物安全一级。试验材料:SD大鼠体重量为200~220 g的洁净级,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处理时应符合动物伦理规范。取大鼠胫骨和股骨干的骨髓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备取骨髓单个细胞。建立大鼠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细胞组(n=10):脊髓充分横断T9~10后,椎管内注射骨髓单个细胞;模型+ DMEM组(n=10):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在损伤邻近区注射 DMEM。假术组(n=10):只在T9-10棘突和椎板上剪除,对脊髓无损伤,逐层缝合。检测宿主脊髓移植细胞存活状况, BBB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假术组的评分在所有的时间点上没有显著的差别,都是正常的。模式+ DMEM组评分0,脊髓功能恢复不明显。脊髓模型+细胞组在2、4、6、8周均呈逐步恢复状态。结果表明: DMEM组和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脊髓挫伤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移植患者血浆与外周血单个细胞中HCM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5份移植患者分别做血浆及外周血单个细胞(PMBC)中巨细胞病毒检测,对两组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血浆样本阳性62份(占14.59%),PMBC为43份(占1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者均阳性为35份,PMBC阳性但血浆阴性为8份,血浆阳性但PMBC阴性为27份,两组又有较高的阴性(92.93%)和阳性(81.40%)符合率。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PMBC检测结果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浆。结论相较于常规的免疫法和pp65,血浆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对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MBC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高灵敏度对于血浆学检测具有补充辅助意义。同时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移植 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冷凝集现象是秋、冬血常规检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首先对冷凝集现象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低效价冷凝集血常规标本和高效价冷凝集血常规标本的处理措施分别进行介绍,以此降低冷凝集素对血常规检测的干扰,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冷凝集标本 血常规 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馨圈在儿童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室开展馨圈前的25例行磁检查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开展馨圈后的25例行磁检查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及圈员间产生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方案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评分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馨圈在儿童磁检查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成功率,提升圈员服务质量。

  • 标签: 核磁检查 儿童 核馨圈 检查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馨圈提高患儿磁检查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磁检查的住院患儿50例,均行馨圈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磁检查成功率及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后患儿磁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圈员凝聚力、质管工具应用、沟通技巧、和谐度、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责任和荣誉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馨圈可有效提高患儿磁检查成功率,增强圈员自我能力。

  • 标签: 核馨圈 核磁检查 儿童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家好,我叫“髓”,我的主人一般会叫我“”。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我的名字,不知道我的存在,更没见过我的真面目。主人还在妈妈肚子里第10周,如鸽子蛋大小的时候,我已初步成形,期待着和主人一起睁眼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我黏黏的、软软的、有着圆圆的脸蛋,扁扁的身材,性格热情开朗,活泼好动。我有23个兄弟姐妹,别看我小,但很厉害,我穿一层厚厚的纤维环外衣,和超人一连接主人的24节椎骨,可以增大脊柱运动幅度、承受压力、缓冲震动、保护大脑和脊髓。随着主人年龄的增加,我也不断成长,终于18岁了,我和他一起参加了学校里的成人礼,他很高兴的和朋友跑跳嬉闹,一直到深夜,星光点点中看着他在花丛中入睡,我也很兴奋,但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我体内的髓细胞出现了一些坏死的迹象(注:人类腰椎间盘自18岁开始退变)。

  • 标签: 髓核 腰椎间盘 神经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的血型鉴定及配输血的新办法。方法对于高效价冷凝集素引发的正、反定型不合方患者,采取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用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与血清里面含有的冷凝集素后,再采用盐水法进行血型鉴定,Polybrine与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快速准确地为患者进行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患者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都发生了强凝集,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强阳性;患者红细胞采用37℃加热洗涤,在4℃的温度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定为Rh阳性AB型患者2例,O型患者1例,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阴性,采用Polybrene与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采用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可以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干扰,方便于血型的鉴定与交叉配血。

  • 标签: 高效价 冷凝集素 加热洗涤 血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凝集检测卡在沙门氏菌中的应用,提高沙门氏菌血清的鉴定准确性和时效性,本实验收集2017年-2019年本地区临床分离的沙门氏菌106株,进行常规手工血清凝集鉴定,作为对照组。用血清凝集检测卡方法学改进后重复进行150株沙门血清型鉴定,作为实验组。两组鉴定结论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106株沙门菌血清型鉴定有99株符合,实验组中106株沙门菌血清型鉴定有102株符合,两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对作用的机制。方法 把30份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分成三组,即基本组、模型组、研究组,每组各10份样本。基本组采取常规的培养方法,不做其它处理,而模型组与研究组则采取使用10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a培养,并制作RA体外细胞的模型。研究组再使用白芍总苷62.5 ug/mL进行培养;而模型组则运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培养。在培养24h以后收集三组研究的细胞。对比三组细胞增殖能力、调亡率、磷酸化JAK2蛋白、磷酸化STAT1蛋白、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和基本组对比,模型组的光密度上升,和模型组对比,研究组光密度值下降,P

  • 标签: 白芍总昔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增殖 类风湿关节炎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