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宫角及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宫角妊娠患者和间质部妊娠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并接受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①经病理诊断的宫角妊娠患者5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角妊娠4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0%;经病理诊断的间质部妊娠患者5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4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0%;②未破裂型:附件包块部位出现胚芽及胎心搏动情况。流产型:子宫旁会出现多个小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大小不规则,肿块中出现液性暗区和不均质高回声。盆腔中出现液性暗区,有闪烁的血流信号,还能检测到胎心搏动频谱,妊娠囊周围出现血流频谱。破裂型:子宫旁出现混合性回声,形态不规则、无明显边界,且内部回声较杂乱。结论:超声诊断宫角及间质部妊娠符合率较高,显示清晰,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超声 宫角妊娠 间质部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适形放疗(3D-CRT)后发生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行3D-CRT治疗的17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食管癌患者3D-CRT后发生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178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32例(17.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脏V20、心脏V30、心脏V40的体积多少与食管癌患者3D-CRT后发生心电图ST-T改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脏V40是影响管癌患者3D-CRT后发生心电图ST-T改变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3D-CRT后发生心电图ST-T改变与年龄、性别和心脏放疗照射40Gy受照体积超过40%密切相关,临床需加以重视。

  • 标签: [] 心电图ST-T改变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药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支的婴幼儿湿疹患儿4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蒙药子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实施蒙医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因此家属对诊疗对策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相比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婴幼儿湿疹患儿开展蒙药子散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的身体痛苦,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婴幼儿能够健康的正常发育。

  • 标签: 蒙药三子散 婴幼儿湿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全面剖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未合理使用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以医院2019年度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535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围绕病原学微生物送检率、药物选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几点为依据来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在2019年,该医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人员数量为535人,有104人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未按照要求使用,其中药物选择不适宜、未送检病原微生物、给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等是突出问题。结论:该院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临床医生评估与各个科室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及药物管理,是解决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中采用克拉霉素联合雷贝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镁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单位合作医疗机构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分散片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克拉霉素分散片,两组患者均接受连续4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HP清除率、症状缓解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8.18%高于对照组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雷贝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可在短期内缓解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克拉霉素 雷贝拉唑钠 奥美拉唑镁 总有效率 幽门螺旋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