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基金项目贵港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贵科攻关1105024,业字(2011)5号文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newbom,HDN)相关实验中与传统试管法的比较研究。方法对339例母婴血型不合疑似ABO-HDN的新生儿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试管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结果阳性82例、118例,阳性率24.2%、阳性率34.8%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试验阳性239例、202例,阳性率70.5%,阳性率59.6%,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释放试验阳性260例、205例,阳性率76.6%、阳性率61.4%,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传统试管法比微柱凝胶法阳性率更高,灵敏度更高;但在游离试验及释放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阳性率更高、灵敏度也更高。微柱法试验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耗时短,标本用量少,结果直观明了等优点,阳性率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在临床新生儿溶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 ABO血型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游离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TNF-α对损伤的内侧韧带和前交叉韧带中BMP-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在2011年09~11月时间内所收集到的4例滑膜组织和交叉韧带标本,其中女2例,男2例,截肢膝关节相应组织是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和剪刀来取得。先细胞培养,其次,pET32a(+)-Tat-PTD-VP3重组质粒构建示,分别测定半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结果本组资料研究表明,TNF-α作用时间分别为24h、12h、6h、2h,作用浓度为5ng/ml。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M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也会出现逐步的下降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为117%、70%、62%、41%。而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A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从最初的69%,下降到最后的27%。结论TNF-α能够有效地下调ACL作用,以及前交叉韧带(ACL)和内侧韧带(MCL)中BMP-1基因表达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本实验为有效促进ACL自我修复,早期抑制TNF-α浓度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 标签: TNF-&alpha 内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BMP-1 基因表达Effects of BMP-1 gene expression of TNF- on injury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分析溶血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广西区妇幼保健院448例母婴血型不合、高疸血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8例患儿中排除HDN6例,确诊ABO-HDN392例,可疑56例,总阳性率875%,不同试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不同日龄患儿组间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溶血三项试验是新生儿溶血病的可靠诊断依据。ABO-HDN在出生后0一2d组高发于其他组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检出率逐渐降低。

  • 标签: ABO 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护理体会。方法:选取 1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选择易于穿刺、固定周围动脉放血,周围静脉主要用来输血与换血时药物输入,选择输液泵进行速度控制,使其呈现封闭回路,并对患儿予以护理干预。结果:患儿换血治疗过程比较顺利,其换血时间为 150分钟,对新生儿进行血清总胆红素等监测发现,其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总胆红素的换出率为 46.1%,且具有理想护理效果。结论:新生儿溶血病采取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具有方法简单和实用特点,对患儿予以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整个治疗的安全性,提升患儿护理效果。

  • 标签: 周围动静脉 换血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 护理
  • 简介:葡萄糖氧化酶法是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溶血使该法测定血糖偏低[1],也有文献指出是偏高[2]。本研究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文件配制不同程度溶血的含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血浆样本,分析不同溶血样本的各葡萄糖测定值和真实值,以反映溶血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的影响,

  • 标签: 溶血 葡萄糖 干扰 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