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法对五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及CO2超临界萃取法(SFE)提取五味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SD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40个色谱峰,鉴定了14个化合物;SFE法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结论]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苯甲醛和α-亚甲基-γ-丁内酯,SFE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β-石竹烯。两种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有较大差异。

  • 标签: 五味藤 挥发油 CO2超临界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微波萃取法优化香椿叶总生物碱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对香椿叶总生物碱的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香椿叶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50W,70%乙醇,45倍的溶剂倍量,提取时间55min,微波功率对萃取影响较大。结论优选的提取效率高,可增加香椿叶生物碱的利用率。

  • 标签: 香椿叶 正交实验 总生物碱 微波萃取
  • 简介:目的:优选陈皮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陈皮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为考察因素,以萃取率和萃取物中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每小时20Kg,此时陈皮萃取率为1.96%,川陈皮素和橘皮素总含量为45.23mg/g(n=3)。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陈皮的超临界CO2萃取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陈皮 正交试验 UPLC
  • 简介: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指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状态下的高密度流体。超临界流体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的过程就叫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其基本原理为:当C0,处於临界点以上时,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双重特性。它既近似於气体,粘度与气体相近;又近似於液体,密度与液体相近,但其扩散系数却比液体大得多,是一个优良的溶剂,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扩散作用将许多物质溶解。同时

  • 标签: 液体 气体 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 溶剂 溶解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36例,遵照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视为观察组,将单纯行剖宫产术60例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5±10.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8±5.0)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90.5±12.0)mL,略多于对照组的(187.0±9.5)mL,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7.5±1.0)d,略长于对照组的(7.2±1.0)d,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术后情况,并以同期单纯剖宫产术128例产妇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恶露干净天数。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可行而且安全的,且有显著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目的:研究经典美容名方“七白膏”每味中药的美白功效。方法:对“七白膏”涉及的10味中药分别进行萃取萃取物作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将熊果苷作阳性对照,观察10味中药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作用。结果:10味中药对酪氨酸酶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结论:“七白膏”每味中药的均有一定的美白功效。

  • 标签: 七白膏 酪氨酸酶 萃取 黑色素 熊果苷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种人工合成的非法食品着色剂苏丹红Ⅰ-Ⅳ的方法。方法先将苏丹红Ⅰ-Ⅳ四种着色剂标准品用甲醇(色谱纯)配制成质量浓度约为1000mg/L的标准品储备液,再用甲醇溶液逐级稀释成浓度为200、100、40、20、10、1mg/L的样品溶液。色谱柱为ChromolithC18(3mm×4.6mm,2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结果4种着色剂定量限在0.86-1.30mg/L之间;线性范围为1-200mg/L,各个着色剂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9-0.9997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Ⅳ这四种非法着色剂。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苏丹红Ⅰ-Ⅳ
  • 简介:目的:对刺山柑果实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与镇痛活性部位进行筛选。方法:采用乙醇对刺山柑进行提取制备总提取物,用水溶解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以阿斯匹林为阳性对照药,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和醋酸扭体镇痛实验进行抗炎镇痛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结果: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而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则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刺山柑果实具有潜在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 标签: 刺山柑 抗炎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时间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0例,观察组患病 1至 3d内进行针灸,对照组患病 8至 10d内进行针灸,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 24.12±3.75) d,短于对照组的( 35.40±4.62) d,且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9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病程越短。

  • 标签: 针灸 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不同时间介入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竹节参中竹节参皂苷Ⅴ和Ⅳ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竹节参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ibar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结果:竹节参皂苷Ⅴ在0.36--7.20μg(r〉0.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0.73%,n=6);竹节参皂苷Ⅳa在0.57~11.40μg(r〉0.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2%(RSD=0.86%,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竹节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竹节参 竹节参皂苷Ⅴ 竹节参皂苷Ⅳ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明目颗粒中淫羊藿苷和仙茅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A)-1.2%冰乙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10min,8%~15%A;10~15min,15%~25%A;15~25min,25%~30%A;25min~50min,30%A。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淫羊藿苷在进样量为0.02~0.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595X+1.17,r=0.9995;仙茅苷在进样量为0.04~0.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614X+2.737,r=0.9995。淫羊藿苷和仙茅苷平均加样回收率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灵敏,可用于明目颗粒中淫羊藿苷和仙茅苷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淫羊藿苷 仙茅苷 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