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20余年来,中医诊断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舌诊、面诊、声诊、嗅诊、问诊、脉诊客观化信息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方面成果丰硕,并开展了相应的临床研究,但在诊断技术及指标的规范化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出台舌诊仪相关国际标准1项、中医脉诊压力传感器国际标准1项。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中医领域的深入渗透,模式识别方法在诊信息融合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诊合参辅助诊疗及中医诊检测系统的研发,建立了更适合中医思维的辨证模型和人工智能识别平台;未来,借助物联网技术、云平台技术、可穿戴技术,诊信息采集设备必将向小型化、可穿戴式发展,并可研发中医诊疗机器人,以期在中医临床及各级医疗平台、慢性病管理、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诊断技术 中医四诊 标准化 客观化 智能平台
  • 简介:目的观察磨汤灌肠对急性胰腺腹胀的临床疗效及对腹内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分泌、止痛、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磨汤灌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与排便恢复时间,测量治疗前后腹内压与腹胀积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腹内压与腹胀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但是治疗组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率比较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磨汤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腹胀的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四磨汤 保留灌肠 腹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磨汤对腹部术后难治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本院收治的 63例腹部手术后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其中的 31例参照组患者行针灸治疗,对 32例干预组患者联合磨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 93.75%,参照组为 78.13%,组间比较,探讨组更高( X2=5.444, P=0.020)。干预组在自主排气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腹胀腹痛改善时间等方面都优于参照组( P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梗阻 四磨汤 针灸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7月间 60例于本院进行老年眼部整形的患者作实验对象,按 1:1将患者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下脸皮肤入路法进行整形,实验组运用步法眼袋整形术,比较整形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整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 P< 0.05,有对比价值。结论:在老年眼部整形中运用步法眼袋整形术可显著提升整形效果,临床意义深远,值得应用。

  • 标签: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 老年 眼部整形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在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 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意义。方法:此次抽选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66例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做研究,患者先做 DR(数字化 X线摄影),之后做多层螺旋 CT,并展开 VR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 SSD(表面阴影显示), MPR(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总结诊断结果。结果:本次 66例患者共发现 102处骨折,多层螺旋 CT的 VRT, SSD, MPR的肢骨关节骨折检出率高于 DR,差异显著, P< 0.05。本次 66例患者共发现 22处关节脱位, 38处关节内碎骨片, 42处关节面塌陷, 102处关节面断裂,多层螺旋 CT的 VRT, SSD, MPR的关节脱位关节内碎骨片,关节面塌陷,关节面断裂等检出率均高于 DR,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像诊断中,多层螺旋 CT后处理技术的诊断正确率高,且无创。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 四肢骨关节骨折 影像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头针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 -2018年 3月的中风恢复期患者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活动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肢活动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的结果远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差异性, P

  • 标签: 四海之腧取穴法 头针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