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福建名医朱梅南从事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50余载,他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诊断、治疗、处方用药方面均有独特见解,尤其精研温病,屡起沉疴,擅治外感热病,重视清宣肺金,积累了丰富经验;还将《温病条辨》编撰成歌括并加以注释,以阐发温病方义.

  • 标签: 朱梅南 临证经验 学术思想
  • 简介:从儒道思想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养生与养性相统一,仁人多寿”和“中和”原则等几方面探讨其对中医养生的影响,并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儒道思想观的角度指出中医养生的方法和运用。

  • 标签: 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 中医养生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厚古薄今"的源头型文化。这一文化特质孕育了长于引经据典、考镜源流的中医学,也造就了历代医家对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的推崇,使众多习医之士(明清尤多)无不以注解医经为归宿,有着浓厚的尊经崇古思想,主张"学务穷经志"的清初医家徐大椿即是其中之一。

  • 标签: 徐大椿 尊经崇古 儒学 考据
  • 简介:清代著名医学家谢星焕理论治验俱丰,所著《谢映庐医案》被誉为医案珍品,为习医者撰写医案之楷模。书中临床经验和临证思路又为医家所推崇。对目前学界有关谢星焕临床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认为其深度和广度仍有不足,尚须深入发掘。

  • 标签: 谢星焕 谢映庐医案 名医经验 现代研究 综述
  • 简介: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代山阴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氏早年期间遵父训精研《内经》,并博览群书,其代表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对中医学发展贡献巨大,被后人誉称为"医门之柱石"。金元时期名医辈出,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震亨等医家均著书立说,创立学派。

  • 标签: 张介宾 内经 阴阳理论 重阳
  • 简介: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烈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的“牛皮癣”“摄领疮”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呈慢性经过,时轻时重,多在夏季加重,冬季缓解。初起为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或外来机械刺激所引起;久病则因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而成。肝火郁滞,情志不遂,郁闷不舒,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职,凝滞肌肤,每易成为诱发的重要因素,且致病情反复。李元文老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金元大家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运用于本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今将李老师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 标签: 脾胃论 神经性皮炎 清肝泻火 清热除湿 血虚风燥
  • 简介: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精髓是全面提高高校党建科学文化水平,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早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梦.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所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高校 青年辅导员 思想政治
  • 简介: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将中医药文化融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