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整体干预治愈29年巨大橡皮腿的个案报告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1月收治的1例巨大橡皮腿患者,对其采取整体干预治疗。结果该例患者手术相当顺利,22天出院。切除标本重达15KG,活动受限明显改善。出院后1周进行门门诊随访,切口愈合佳,但切口周围轻度肿胀,局部无瘢痕形成;患者能够自主活动。以后按出院后的第136个月门诊随访。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估、安全有效的手术是改善患者功能的基本保证,但是长期的术后管理是控制病情反复的手段。

  • 标签: 整体干预 治愈 巨大橡皮腿 个案报告
  • 简介:传统的输液比较笨重,移动不方便,病人需要专门的陪同人员帮助举高输液瓶才能上洗手间或者去室外活动,即使能够出去也不能随时坐下进行休息,且由于挂架较高,无法进行高度调节,悬挂输液瓶时非常不方便,经常需要踮起脚悬挂,同时病人也无法自行更换输液瓶,病人在输液室进行输液时,一些临时的小物件不易摆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输液,以方便患者在活动时更舒适。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 标签: 多功能 移动式 输液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及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0年11月份2013年6月入院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ESE采用方法,B组采用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并发症、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术后住院天数等B组均优于A组.结论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ESE 橡皮圈套扎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固定骨折并配合接骨七厘片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组,不配合药物治疗,第2组为手法整复外固定固定组,不配合药物治疗,第3组为手法整复外固定固定,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组,每组各32例,分别记录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组的肿痛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外固定固定组及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组腕关节功能明显优于石膏固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外固定固定效果明显优于石膏固定,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外固定架固定 接骨七厘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组合式踝关节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三踝骨折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组合式踝关节三维骨科牵引固定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56%,对照组优良率62.22%,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没有多大区别,治疗效果的差异并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主观评分为(2.40±1.92)、AO评分为(95.52±7.65),对照组的主观评分为(2.30±2.21)、AO评分为(95.36±7.28),两组之间的效果评分差异并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解剖评分为(18.05±2.82),对照组的为(19.50±1.2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三踝骨折时,组合式踝关节三维骨科牵引固定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术后半年治疗的解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组合式 踝关节 三维骨科 牵引固定架 三踝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心理护理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治疗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骨折患者 100 例,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使用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治疗的 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更具有临床作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