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阳气具有温热、兴奋的特性,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阳气受损则会发生相应的病理表现。本文综述了阳气受损的不同病理表现和病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治和方药。认为阳气受损可大致分为:阳气虚损、阳气郁闭、阳气亢逆、阳气暴脱、阳气下陷,其相应的治为:温阳之法、通阳之法、潜阳之法、回阳之法、升阳之法。温阳之法又可分为温脏腑之阳和温经络之阳;通阳之法有辛温通阳、祛邪通阳、和营通阳、疏解通阳;潜阳之法可分温潜和滋潜;升阳之法涵盖升阳解郁、升阳举陷、升阳散火等诸

  • 标签: 阳气 治阳法 探析
  • 简介:通过研读杜健民名老中医专著《肝胃病临床经验集》、《肝胃病临证实录》,揣摩杜老临床思维、用药法度,结合临床跟师学习实践,较为系统地总结杜老在胃脘痛中六大治,传承杜老学术思想。

  • 标签: 胃脘痛 杜建民 治法
  • 简介:《本经》三品分类,是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并明确指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君臣佐使本指国家官系等级层次,只有各个层次发挥各自作用,才能构成完整的有机国家社会,如同《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十二脏腑之功能、地位及相互关联,不单是一个生理学、生命学和生物学问题,它涵盖了很重要的社会问题.

  • 标签: 《神农本草经》 分类法 三品 灵兰秘典论 《本经》 君臣佐使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时辰艾灸八脉交会穴,探析飞腾八取穴时人体腧穴感热痛阈时间的变化。方法:共468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分别于辰时(7:00—9:00点)、午时(11:00-13:00点)和戌时(19:00—21:00点)艾灸八脉交会穴,采用感热痛阂时间评定在不同时辰、不同性别、不同腧穴部位和不同腧穴状态下飞腾八按时取穴时八脉交会穴的痛阈变化。结果:脱落、剔除30人,最终纳入研究者438人。飞腾八按时取穴时,八脉交会穴在相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不同时辰的闭穴、配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痛闽时间显著长于女性(P〈0.05);左侧与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的下肢穴位与上肢穴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八脉交会穴不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午时开穴的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闭穴和配穴(P〈0.05);男性的开穴、闭穴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配穴(P〈0.05):男女上肢的开穴、闭穴痛闽时间均显著长于配穴(P〈0.05);女性下肢开穴的痛闽时间显著短于闭穴和配穴(P〈0.05)。结论:飞腾八取穴时,八脉交会穴的痛阈因时辰、性别、腧穴部位和腧穴开阖状态而异,可作为按时针灸处方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灸法 穴位特异性 穴位研究 时间医学 飞腾八法
  • 简介:明代医家张景岳临床注重补肾,对阴阳观、精气学说有独到的见解,并且继承发展了命门学说,以其阴阳观、精气学说及命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于临床辨证施治中。他认为治病之本,本在真阴,善于填补精血、养阴治形以补肾命,注重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并主张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其独具特色的补肾治特点,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补肾治法 特点 阴阳 精气 命门
  • 简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后世治疗消渴的经方,从治疗方法的角度探究,发现经方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时主要运用了清、补、和、消、温几种方法,现对各进行详细的方证论述,包括因机证治,方药配伍,后世对经方的体会、扩展与运用等,并进行思考与展望,以便于更好地领悟仲景治消渴之法,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经方 八法 消渴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