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毒邪是个病因概念。以人体为界,可分为“外毒”、“内毒”两类:“外毒”包括:1化学致病物(药毒、毒品、各种污染、秽毒等);2物理致病物(跌仆损伤等意外伤害,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气候、气温变化,噪声、电磁波、超声波、射线辐射对人体的干扰等);3生物致病物(温病毒邪、疫疠之毒、虫兽毒等)。“内毒”包括:1饮食变毒(酒毒、食积化毒、粪毒、糖毒、脂毒等);2水液成毒(水毒、湿毒、痰毒、尿毒、浊毒等),3诸气生毒(火毒、热毒等),4血瘀生毒(瘀毒、出血、瘢瘕等)。毒邪在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毒,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伏毒是毒邪内伏于人体,人体正气尚可耐受制约毒邪,有的人“终生带毒”、“带毒生存”。发病与否,取决于毒邪的强弱和正气的盛衰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防治毒邪可概括为治毒与扶正两个方面。应治毒以解决主要矛盾。治“毒”法的选用又主要根据“毒邪”的致病特点、病理变化而定。外毒以避之、解之为主,使正气免遭损伤;内毒以排之、解之、耐之为主,增强或调节机体清除毒邪的能力,以达到祛除“毒”因,治愈毒病,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目的。

  • 标签: 病因 毒邪 治毒 扶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防治方法,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所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结果:1756例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者33例,其发生率为1.9%。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22例居首位(66.6%),其次为胎盘因素7例(21.2%),分娩方式等与产后出血关系也比较密切。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加以预防,可降低剖宫产率,并可对降低产后出血孕产妇的死亡率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病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临床中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诊疗措施,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妇科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阴道出血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止血处理,对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2组妇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经过对所选110例妇科患者调查显示,诊断后患者阴道出血的主要因素与卵巢功能性失调、肿瘤病变和妊娠等有密切关系,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对妇科患者临床阴道出血的病因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效果。

  • 标签: 妇科临床 阴道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