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学生的"问题行为"与犯罪心理学所认定的"越轨犯规行为"都是对某些行为规范的偏离和违反,在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对于"越轨犯规行为"的科学分析和有效转化,犯罪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标签理论.如果用该理论解读学生的"问题行为",那么它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转化也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 标签: 社会标签理论 问题行为 转化 学生
  • 简介:摘要 目的:全面剖析医院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未合理使用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以医院2019年度采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535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围绕病原学微生物送检率、药物选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几点为依据来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在2019年,该医院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人员数量为535人,有104人在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未按照要求使用,其中药物选择不适宜、未送检病原微生物、给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等是突出问题。结论:该院在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临床医生评估与各个科室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及药物管理,是解决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产KPC型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生物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某某医院10株耐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PCR和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产KPC型青霉烯酶基因鉴定及筛选,该法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特异性,用药敏实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PCR法筛选出的目的菌株进行MIC测定。结果通过PCR及测序,共分离出产KPC型青霉菌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1株。将采用PCR测序鉴定的7株产KPC型青霉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其中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对实验菌株的敏感程度为中介至耐药、阿米卡星对实验菌株敏感率为66.7%,而其余菌株耐药100%。10株耐青霉烯酶临床收集肠杆菌科细菌,经过改良Hodge试验测定,共有8株MHT试验为阳性。其中有2株菌PCR测序为阴性,MHT试验为阳性。针对本实验,改良Hodge试验测定产KPC型青霉菌株的灵敏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100%。结论用MHT筛查产青霉烯酶菌株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需用检测基因的方法作进一步确认。虽然该方法还不足以替代PCR检测技术,但可以用于临床待确证标本的初筛。

  • 标签: 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Hodge 生物学特点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一株耐青霉烯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检测该菌株对青霉烯类及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实验和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对青霉烯酶进行初筛,并用4对金属酶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进行AmpC酶的检测。结果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青霉烯和三代头孢耐药,并不被传统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但对单环类的氨曲南敏感。改良Hodge试验和组合纸片法金属酶的初筛试验均为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Vim-2及Vim-5型金属酶基因。AmpC酶检测结果表明受试菌产诱导型AmpC酶。结论产Vim-2和Vim-5型金属酶是此株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烯类耐药的重要原因,产诱导型AmpC酶可能参与其多重耐药机制,同时提示青霉烯类耐药性有向肠杆菌科扩散的趋势。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阴沟肠杆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AMPC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加环素对70岁以上COPD合并耐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肺炎(CRKP)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科5年中使用替加环素治疗70岁以上COPD合并CRKP的临床疗效。结果:替加环素联用其他敏感抗生素疗效明显优于替加环素单药治疗;替加环素联合青霉烯类药物治疗COPD合并CRKP,疗效与单独使用替加环素无显著性差异;高龄COPD合并CRKP患者用药疗程更长。结论:替加环素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70岁以上COPD合并CRKP的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COPD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