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脑卒中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整体护理,两组均给予6周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别在第3周、第6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SDS,NIHSS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医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抑郁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标签: 中医整体护理 脑卒 后抑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中风失眠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于我科的中风失眠患者8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失眠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周期为3个月,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失眠患者的护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中风 失眠 护理体会
  • 作者: 吴大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3年第5期
  • 机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6254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使用蒙医针刺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100名患者均分成2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人。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蒙医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洼田饮水实验分析患者病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8.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使用蒙医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蒙医针刺;脑卒中;吞咽困难;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巴胺联合硝普钠用于治疗心梗左心衰的疗效。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4例心梗左心衰患者分别采用多巴胺(对照组)和多巴胺联合硝普钠(研究组)治疗,记录并对比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幅度更大(P<0.05)。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价值(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左心衰的疗效优于单一多巴胺治疗,且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率,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心梗后左心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粒细胞缺乏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67例医院收治化疗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预防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粒细胞缺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抽取58例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常规呼吸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将施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肺功能指标中实验组较低(P<0.05)。FSAS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气切套管拔管率中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疲劳状态,可促进其气切套管拔管。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 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 肺功能 FSAS评分 气切套管拔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卒中认知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6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组合成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现代康复方案(物理治疗+计算机辅助训练),功能训练:主要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翻身及坐起训练、站立及行走训练,还有日常活动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5次。治疗组(针刺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康复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训练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指标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来评价认知状况。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语言等方面进行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2月,两组治疗的NIHSS较前有下降;MMSE评分与MoCA评分较前有提高;Barthel评分均较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联合针灸治疗评价指标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残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