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复合全麻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入室后于双侧内关和足三里贴电极刺激片并连接穴位电刺激仪,行穴位电刺30min;Ⅱ组患者入室后,在和Ⅰ组相同部位贴电极刺激片,但不连接穴位电刺激仪,静置30min。2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相同。Ⅰ组持续电刺激至缝皮结束,Ⅱ组整个术程未行电刺激。观察并记录术后48h内2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肩部疼痛、恶心呕吐(PONV)的例数;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Ⅰ组术后48h内心律失常、肩部疼痛、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Ⅰ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Ⅱ组(P〈0.05,P〈0.01)。结论:皮穴位电刺激可显著减少或缩短腹腔镜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麻 腹腔镜 卵巢囊肿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动物皮肤毒理性试验来评定其外用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豚鼠脊柱两侧脱毛,随机分为五组,即完整皮肤给药组、完整皮肤基质组、破损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基质组和正常对照组,在脱毛区涂抹对应药物,对其活动、饮食、呼吸等状况进行观察,对体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将8只健康成年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采用自体对照在4个区域涂抹对应的药物,对局部组织红斑、水肿进行评分,并对刺激强度进行评定。结果豚鼠未出现活动、饮食、呼吸等异常,实验组豚鼠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短期有轻度刺激,3天后刺激作用消失。结论一定时间内外用一定剂量的复方麝香按摩凝胶对完整皮肤没有刺激性及毒性,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复方麝香按摩凝胶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刺激性实验
  • 简介:从临床角度研究方辨治不孕症,发现仅用一个方辨治不孕症尚有一定局限性,若能将2个或3个方合方应用,常常能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如茵陈蒿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肝湿热、血虚阳虚证不孕症;天雄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阳虚夹热、寒湿浸淫证不孕症;小半夏加茯苓汤与右归丸合方辨治阳虚夹痰湿证不孕症;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与四妙丸合方辨治湿热瘀阻血虚证不孕症;四逆散与二仙戟蚣汤合方辨治阳虚肝郁证不孕症,温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辨治寒瘀血虚夹热证不孕症。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经方 合方 不孕症
  • 简介:《本草集注》是继《神农本草》之后,对中药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对《神农本草》所初步构建的中药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与创新。本文立足于《本草集注》原文,从药物分类方法、药性配伍理论、药物采收炮制、剂量剂型、服药方案、编写体例等方面介绍《本草集注》对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影响,说明其在中药理论体系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本草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 中药理论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色彩图形刺激对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的效果。[方法]34例地点定向力障碍痴呆老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予色彩图形刺激治疗,对照组予文字刺激治疗,两组干预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痴呆老人的地点定向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地点定向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地点定向准确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色彩图形刺激能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功能。

  • 标签: 色彩图形 痴呆 地点定向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对照组(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cm以下的结石时,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皮肾镜取石术的结石清除率较高,是治疗直径2cm以上的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中医体质与临床辨证施治结合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将辨体质与运用方相结合用于辨治胃癌是近年来临床关注的热点。辨体质与辨证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辨证以辨体质为内在基础并且包含辨体质,辨体质使辨证更加快速准确。从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新加良附方可以改善阳虚血瘀型胃癌的证候表现。

  • 标签: 胃癌 辨体质 辨证 新加良附方
  • 简介:《针灸甲乙》(以下简称《甲乙》)是中国已知的第一部针灸专著,由西晋时期的皇甫谧撰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而成,这次编撰工作不单是对三部典籍的整理、引用和保存,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学科的一次再认识和创作。本文从《甲乙》对《素问》《灵枢》内容的选择,以及对所选内容的编排方法两方面入手,探究皇甫谧编撰《甲乙》的思路和方法,力求对理解和运用《甲乙》文有所助益。

  • 标签: 内容选择 针道 事类相从 删其浮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250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本文选取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个数、大小及手术时期等八项因素。当患者死亡或者出院时对其进行mRS评分评价其短期预后,应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大小及手术时期六项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6)和术前Hunt-Hess分级(P=0.002)是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和术前Hunt-Hess分级是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其手术预后越差。

  • 标签: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疾病,在辨证治疗方面较为复杂,变化多端。方是中医学的精髓,对于方的深入剖析及病因病机学的深刻体会,无论内科疾患亦或是外科顽疾均可达到异病同治之目的。本文为王玉玺教授运用方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三个病案分别从六淫、脏腑、气血三个方面结合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表述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真武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荨麻疹上的具体应用,方证相应,望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王玉玺 经方 荨麻疹 经验
  • 简介:断前后诸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烘然而热,面赤汗出,失眠健忘,精神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酸背痛,手足心热,或伴月经紊乱的一组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和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等有关,因此在治疗上以补充激素治疗为主,但是其副作用较大[1].

  • 标签: 经断前后诸证 肝肾阴虚 谢德聪 经验
  • 简介: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气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气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法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气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法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

  • 标签: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