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A型肉毒毒素、透明质酸、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面部老化,观察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面部老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经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强脉冲光治疗的治疗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相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A型肉毒毒素、透明质酸注射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老化,美容效果明显,安全性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强脉冲光
  • 简介:通过对腹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发现影响腹部肿瘤专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各种解决对策,包括从基础上提高护理品质、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等方面。希望通过调研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使腹部肿瘤患者住院过程中享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现有护理服务水平,加快患者的治愈速度,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产科麻醉中常见的安全相关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以便将其落实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减少安全隐患及事故的发生,确保产妇与胎儿的安全。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麻醉中常见的相关问题,并对其所采用的方法与对策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讨对策要点。结果:认真对待产科麻醉中的相关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以防范,可明显减少产科麻醉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产妇与胎儿提供安全保障,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重视产科麻醉中常见的安全相关问题,并贯彻实施相应的对策,降低产科麻醉中的安全隐患,最终提高产科麻醉的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产科麻醉 问题 对策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对医院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创新医院安全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医院安全管理对策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及护理管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将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心内科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患者自身的用药安全教育。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72%,观察组复发率为10.9%,对照组复发率为55.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临床中心血管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加强临床护理监护工作,是保证心血管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用药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在1918年秋瘟中,浙东中医曹赤电所著《秋瘟证治要略》意义颇大。曹赤电总结秋瘟的发生原因为时令天气和生活规律失调等,以体质、唇舌、便溺为诊察依据,提出了兼适二十三种病证的诊断技巧。在选方用药方面,坚持分阶段施治,以汤药为主。曹赤电肯定了西医预防医学的先进性,并结合中医预防手段,对饮料、服饰等方面进行防疫指导,强调宣教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秋瘟证治要略 瘟疫 曹炳章 浙东中医
  • 简介:《素问》是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作,历代不乏用训诂方法对其作出训释整理者。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传统训诂方法上的某些局限逐渐被认识。现今中医文献注释整理的主流仍是沿袭传统训诂方法上的某些套路,然而今人在语言资料的理解和占有度上反不及古人,在训诂校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如以今律古、简单比附等。从几个角度探讨新时期《素问》训诂注释存在的问题,试图以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传统中医训诂,从而促进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标签: 训诂学 语言学 素问 注释整理
  • 简介:笔者在对李中梓药学思想的专题研究中,发现其多部本草相关著作里都含有大量关于药物的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等特性及药物其他各种生效原因的论述等有关法象药理的内容。而法象药理流传至今,与传统中药性能理论有紧密联系,其科学性和价值至今仍是中医药学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故结合李氏《医宗必读》本草部分中的典型论述,试着探讨法象药理的相关内涵和意义,以期有助于当今中医药的更好继承和发展。

  • 标签: 《医宗必读》 李中梓 法象药理 学术思想
  • 简介:"上气"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散见于历代医学典籍中。现代医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其等同于喘证,以讹传讹。通过对古代经典医学典籍中关于上气的论述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上气是咳、喘伴随的证候,为一种"气上冲逆"的自觉症状,与有声无痰之咳及呼吸急促之喘不同,其既可诱发咳、喘,也可由咳、喘所诱发。上气可分为寒、热、痰、气四型,其预后分为顺、逆两种。探析上气理论,以期对上气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上气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中药的安全性及预防中药用药不当的防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口服中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口服发生中药用药不当的原因,并总结出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发热31例、疼痛9例、中毒4例、过敏反应13例、消化道反应12例,其中发热症状的发生率与过敏反应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68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为:未进行辨证治疗25例、患者自身因素12例、用量用法不当13例、联合用药不当11例、其他因素7例。其中未进行辨证治疗的发生率与用量用法不当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口服中药治疗时,需加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给予患者辨证治疗,患者用药时也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口服中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2013年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相继发生了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1]。回顾人类的历史,雾霾已经造成了许多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还有1960—1972年间,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因大气污染而导致居民的哮喘疾病[2],让人触目惊心。这些恶性公共卫生事件提醒我们,

  • 标签: 雾霾 中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不同止血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子宫动脉结扎加子宫下段多点注射欣母沛止血,观察组采用筋膜内子宫动脉分段结扎联合宫腔填纱止血法。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累计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方面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及术后血性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子宫切除、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方面差异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筋膜内子宫动脉分段结扎联合宫腔填纱止血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优于常规的止血疗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止血
  • 简介:箍围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护场是判断病情吉凶预后的指征,简要介绍箍围法及护场理论的形成及其临床作用,并指出二者的密切关系,即箍围法的应用可以促进护场的形成,临床上通过应用箍围法可使凶症转化为有护场的吉症。

  • 标签: 箍围 箍围法 护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