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英文简称OBAOR。它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意义。本文从辉煌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药和路的密切关系,为促进各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提供资料。

  • 标签: 中药 一带一路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政治互信
  • 简介:目的:探讨管花肉苁蓉寄生及不同寄生数量对年生中国柽柳光合特性和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寄生、寄生1个、4个、8个管花肉苁蓉的柽柳分别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测定分析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柽柳株高、茎粗、级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三者均表现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10月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9月11日柽柳叶的光合速率达到峰值,11月柽柳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株高、茎粗、级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和根的干重均显著降低,各指标均表现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结论:管花肉苁蓉寄生促进了柽柳叶光合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各部位的生长量显著降低。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柽柳 光合特性 寄生植物
  • 简介:目的:研究杜仲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尾静脉注射STZ120mg/kg,尾静脉注射前禁食12h。尾静脉注射72h后检测小鼠的空腹血糖(FBG),FBG≥11.1mol/L则说明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将成模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4mg/kg)、杜仲水提物10g/kg、5g/kg、2.5g/kg组,另设10只昆明小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前禁食12小时,给药1小时后拔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待测。给药后14天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对小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空腹胰岛素(FNS)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胰腺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7(caspase-7)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杜仲水提物10g/kg给药组的小鼠血糖(12.08±2.65)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15.25±3.58)上升;血清中SOD(255.42±26.26)和GSH-Px(598.24±79.57)活性升高,MDA(9.25±2.86)含量有所下降;胰腺组织中caspase-3、caspase-7的蛋白含量(0.31±0.09,0.42±0.23)下降。结论:杜仲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胰腺中caspase-3、caspase-7的蛋白含量相关。

  • 标签: 杜仲水提物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血糖 小鼠
  • 简介:目的:研究珠子参开花习性,传粉方式及探索提高结实率的方法。方法:在珠子参开花期定株观察记录其开花习性;通过4种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确定珠子参的传粉方式;采用叶面施肥、喷施微量元素硼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探索提高珠子参的结实率。结果:珠子参其开花习性与同属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相似;其传粉方式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分别喷施0.5%的KH2PO4溶液,0.1%和0.25%的硼砂水溶液,50mg·L^-1和100mg·L^-1的赤霉素溶液、20mg·L^-1的6-苄胺腺嘌呤溶液,可使珠子参的开花结实率分别提高15.76%、15.46%、16.97%、14.67%、14.32%及10.0%。结论:该研究为珠子参规范化栽培及良种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珠子参 开花习性 授粉方式 叶面施肥 结实率
  • 简介: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R.Wight为中药肉苁蓉的基源植物之,也是肉苁蓉属植物中最易发展大规模栽培的种.为了促进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本文对管花肉苁蓉的植物形态特征、寄生生物特性、分子生物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植物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白芷为我国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有祛风散寒、燥湿排脓、止痛等功效。通过对白芷主产区的调研和查阅文献,本文对白芷的生物特性、品种选育、生物营养与施肥、病虫害防治、连作障碍和规范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为进步的白芷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白芷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何首乌生品、清蒸品、黑豆汁蒸品按20g/kg剂量小鼠灌胃给药,分别将其含药血清分别分成20%、10%、5%含药血清组,采用MTT法测定其对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H2O2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用比色法测定SOD活性、LDH和MDA含量。结果: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含药血清对正常PC12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含何首乌生品、黑豆汁蒸品各浓度血清和10%,5%含清蒸品血清可显著增强受损细胞内SOD活性(P〈0.05-0.01);10%,5%含生品血清、含黑豆汁蒸品各浓度血清和10%含清蒸品血清能明显降低受损细胞LDH释放量(P〈0.05-0.01);含清蒸品各浓度血清和20%,5%含黑豆汁蒸品血清能降低受损细胞的MDA释放量(P〈0.05),而含生品各浓度血清对细胞内MDA水平无显著降低作用。结论:含何首乌黑豆汁蒸品和清蒸品血清对H2O2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何首乌 炮制 PC12细胞 过氧化氢
  • 简介:新食品原料的管理是涉及食品工业发展、环境资源利用和食品安全的法规体系,中国在此方面有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本文简述了新食品原料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新食品原料安全评价需要关注的内容。

  • 标签: 新食品原料 管理法规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软脂酸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及iNOS的影响。方法:培养鉴定原代大鼠VSMCs,使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1、10、50μmol·L^-1)预孵育VSMCs24h,再以浓度为100μmol·L^-1的软脂酸刺激24h,使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测定VSMCsCRP、TNF-α/、iNOS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浓度为50μmol·L^-1的大黄素预孵育大鼠VSMCs24h后,与软脂酸组相比,CRP、TNF-α、iNO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软脂酸诱导的大鼠VSMCs炎因子的表达,可以通过抗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软脂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在慢性肺源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稳心颗粒,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心律失常改善疗效为9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由于使用稳心颗粒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慢性肺源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辅以稳心颗粒具有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81.5%,组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结论:采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结肠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白头翁汤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丛枝菌根侵染强度对三七生长和药效成分皂苷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三七种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生长二年后,随机采集100株三七,分株测定菌根侵染强度、地下部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结果: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地下部生物量、人参皂苷Rd和四种皂苷总含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而后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以及这四种皂苷的总产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丛枝菌根侵染强度与三七地下部生物量、皂苷含量及皂苷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具有低侵染增加,高侵染转而降低的现象。丛枝菌根适度侵染时三七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最高的皂苷含量及皂甙产量。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AMF) 菌根侵染 三七 皂苷 HORM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