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华大蟾蜍的水溶性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手段分离纯化蟾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蟾蜍环酰胺D(bufogargarizanineD,1),脱氢蟾蜍噻咛(dehydrobufothionine,2),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yclo(Pro-Gly)dipeptide,3),环(丙氨酸-丙氨酸)二肽(cyclo(Ala-Ala)dipeptide,4),尿嘧啶(uracil,5),胸腺嘧啶(thymine,6),腺苷(glandglucoside,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7为首次从中华大蟾蜍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华大蟾蜍 水溶性成分 蟾蜍环酰胺D
  • 简介:目的:对暴马子性状与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以完善2015年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方法:对暴马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观察并描述了暴马子的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其中韧皮部有较多石细胞群及纤维束,韧皮射线1~2列;粉末中石细胞较多,壁厚,孔沟明显;薄壁细胞壁连珠状增厚,以上为鉴别要点。结论:为暴马子的生药学鉴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中国药典》中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暴马子皮 植物形态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 简介:目的:继续研究光木瓜枝条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光木瓜枝条部位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又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20(29)烯-3β,24,28-三醇(1),2α-羟基乌索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3),2α,3β,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4),lyoniresinol-9′-O-β-D-吡喃葡萄糖苷(5),广寄生苷(6),(-)表儿茶素(7).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光皮木瓜 化学成分 2α-羟基乌索酸 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
  • 简介:目的:研究柳杉CryptomericafortuneiHooibrenkexOttoetDietr.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x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分离化学成分,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硅胶柱的氯仿洗脱部分分离得到并鉴定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crocetindiethylester(1),crocetinmonoethylester(2),5-hydroxy-6,7,3',4',5'-pentamethoxyflavone(3),5-hydroxy-7,3',4',5'-tetramethoxyflavone(4),tetracosanoicacidmethylester(5),behenicacid(6),β-sitosterol(7).结论:除β-sitosterol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

  • 标签: 茎皮 化学成分 硅胶柱色谱 新化合物 首次 LH
  • 简介:目的:优化石榴鞣质的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考察丙酮冷浸、回流和超声提取对提取率的影响,用干酪素法测总鞣质含量。结果:不同的丙酮提取工艺中,总鞣质提取率高低顺序为回流法〉超声法〉冷浸法。结论:提取石榴鞣质的最佳条件为10倍量70%丙酮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

  • 标签: 石榴皮鞣质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干酪素法
  • 简介:目的:以乳安巴布剂中芍药苷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浓度氮酮对该制剂体外透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试验,HPLC测定接受液中芍药苷含量。结果:不同浓度氮酮对芍药苷均有促渗作用,3%氮酮对芍药苷的促渗作用最强。结论:氮酮浓度为3%时促渗效果最佳,为该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乳安巴布剂 芍药苷 HPLC 体外透皮吸收
  • 简介:2007年,由于天气干旱所影响到的产新品种在本期内行情升温,尤以金银花最为突出,升幅较大,产地、市场人气较旺,是本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品种。

  • 标签: 金银花 人气 牡丹皮 品种 市场 升温
  • 简介:目的:研究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的平喘作用,确定二者最佳配比例。方法:分别采用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两个哮喘模型,以引喘潜伏期、气道舒缩性介质(ET、NO)、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ICAM-1)等作为观察指标,系统地比较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的平喘作用。结果: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均能显著延长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致豚鼠哮喘的潜伏期,显著减少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模型的炎症细胞数量,抑制舒缩性介质ET和炎性因子ICAM.1水平的升高,但对舒缩性介质NO无明显作用;配组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比较,苦杏仁:桔梗:1:2和1:3组的炎性细胞EOS的数量显著低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P〈0.05),配组其他指标均有强于单味苦杏仁或桔梗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配组之间比较,苦杏仁:桔梗=1:2组有强于其他配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平喘作用上,苦杏仁和桔梗有配增效作用,且二者配用于平喘的最佳比例为1:2。

  • 标签: 苦杏仁 桔梗 平喘 配伍
  • 简介: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柚苷及其代谢物柚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骨碎补药材中加入50%乙醇加热回流1h,提取物用50%PEG400制成混悬液灌胃给予大鼠。血浆样品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试剂,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色谱条件采用ACQUITYUPLCTMBEH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80:20,V/V),流速为0.25mL.min-1,柱温为25℃;质谱条件采用ESI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578.4→270.7(柚苷)、m/z270.7→150.7(柚素)和m/z149.9→106.6(内标)。结果:柚苷和柚素的Cmax分别为(2.56±0.77)×103ng.mL-1和222±45ng.mL-1,Tmax分别为0.67±0.20h和8.0±1.3h,AUC0~t分别为(3.23±0.54)×103ng.mL-1.h和(1.57±0.37)×103ng.mL-1.h,AUC0~∞分别为(3.29±0.54)×103ng.mL-1.h和(1.79±0.43)×103ng.mL-1.h。柚苷的t1/2为4.1±0.8h,且在其药时曲线8h处出现另一微小的峰。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药动学研究结果为骨碎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更多还原

  • 标签: 骨碎补提取物 柚皮苷 柚皮素 药动学 UPLC-MS/MS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补骨脂素体外透吸收的影响,为开发补骨脂素外用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考察了共轭亚油酸(CLA)、冰片、薄荷醇、氮酮和甘油等促渗剂对补骨脂素经离体裸鼠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薄荷醇、氮酮和CLA分别使补骨脂素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提高2.9,5.0和5.3倍;同时也使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1,5.7和3.4倍;CLA使时滞缩短至对照组的1/5.结论:CLA提高了补骨脂素的透过量和皮肤内滞留量,并大大缩短了时滞,可能是一种优良的促渗剂.

  • 标签: 补骨脂素 促渗剂 共轭亚油酸 透皮吸收
  • 简介:目的: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肝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组织中丹酚的分析方法,研究丹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UPLC测定大鼠组织中丹酚的浓度。结果:丹酚在对照组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肾〉胃〉小肠〉脑〉肝〉脾〉心〉肺,在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依次为肝〉肾〉脾〉肠〉胃〉心〉脑〉肺,且其在模型组各组织的AUCall均大于在对照组各组织的AUCall。结论:相对于对照组,丹酚在模型动物组织内含量增高。

  • 标签: 丹皮酚 肝癌前病变 组织分布
  • 简介:拆方研究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和白虎追风丸两方中药枷的不同组合。药理作用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石膏配桂枝的消肿止痛作用大于桂枝配薏米、甘草或桂枝配甘草.而白虎追风丸的作用大干白虎加桂枝汤和任何的药物组合。结果提示.石膏配桂枝可能是该方的君药.薏米、甘草可能是该方的佐使药。

  • 标签: 桂枝汤 白虎 药理研究 配伍 消肿止痛 拆方研究
  • 简介:本文研究了党参、川芎、蒲公英及其配复方对胃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上述三药配复方煎剂口服给药三次(一次/天),能明显提高正常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量效间依赖关系良好。党参煎剂10g/kg十二指肠内给药,6小时能使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Na~+排出量减少,但其它给药组在10g/kg剂量时未显示其作用。

  • 标签: 党参 川芎 蒲公英 抗溃疡 胃分泌
  • 简介:目的:考察厚朴与远志配对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收集大鼠胃液,检测厚朴与远志单品以及二者配1:1、1:2、1:3组的胃液含量及胃酸;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给药组对大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影响。结果:①单味远志组能显著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并能显著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对胰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②与远志组比较,单味厚朴组、远志与厚朴配1:2组能显著增加胃液分泌,提高胃液酸度,其中配1:2、1:3组有增加胰蛋白酶活性的作用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单味厚朴,厚朴与远志各配比组均能显著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结论:单味远志能显著抑制消化功能,而当与厚朴配,尤其两倍于远志(即远志与厚朴1:2)时,能显著降低远志的消化功能抑制作用。提示临床使用远志,宜与2倍量厚朴配,以保护消化功能。

  • 标签: 厚朴 远志 配伍 胃液 消化酶
  • 简介:目的:考察麝香与冰片及其各配比对脑缺血缺氧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小鼠断头、尾静脉注射氯化镁、尾静脉注射空气等所致脑缺血缺氧模型,观察药物对脑缺血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①单味麝香、冰片均能显著延长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断头、尾静脉注射空气小鼠的存活时间,冰片还能延长尾静脉注射氯化镁小鼠存活时间;②麝香与冰片配能显著延长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断头、尾静脉注射空气以及氯化镁所致缺氧缺血模型小鼠的存活时间。③与各单味药比较,麝香与冰片配无显著增效作用。结论:单味麝香、冰片以及二者配,对小鼠脑缺血缺氧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提示二者配有"存效"作用,但未能呈现显著的"相须相使"增效作用。

  • 标签: 麝香 冰片 配伍 脑缺血 脑缺氧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黄芪配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及胸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AS家兔模型,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取材后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G、TC、ApoAI及ApoB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DLR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TG、TC和ApoB含量明显减少(P<0.01),ApoAI含量显著增加(P<0.01),胸主动脉LDLRmRNA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本方通过调节血脂含量,上调胸主动脉LDLRmRNA的表达,来发挥其治疗效果.

  • 标签: 丹参 黄芪 药物配伍 家兔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在果糖诱导大鼠产生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果糖能否引起瘦素功能失调及抗高尿酸血症剂天然产物槲素和芦丁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饮用10%果糖水溶液共8周。第4周后分别口服给予大鼠槲素和芦丁,并以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药。分别测定给药前及最后一次给药后血清尿酸和胰岛素等水平。选择血清和下丘脑瘦素水平及脂肪组织瘦素分泌水平为指标评价果糖诱导大鼠体内瘦素功能的变化。选择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指标评价果糖诱导大鼠体内血脂失调。结果:果糖显著提高大鼠血清尿酸、胰岛素和瘦素等水平,并伴有血脂失调。再者,果糖显著上调大鼠脂肪组织ob基因的表达以增加脂肪分泌瘦素的功能。槲素、芦丁及别嘌呤醇可显著逆转果糖所致大鼠血清瘦素、血脂及脂肪分泌瘦素功能的异常。进一步研究发现果糖显著降低大鼠下丘脑瘦素水平,而槲素、芦丁和别嘌呤醇却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果糖能诱导大鼠产生高瘦素血症及下丘脑瘦素缺乏症,这与果糖所诱导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密切相关。天然降尿酸剂槲素和芦丁可通过逆转果糖所诱导大鼠高胰岛素血症及血脂失调症的作用改善果糖所致大鼠瘦素功能失调。本研究为果糖引起高瘦素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从药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降尿酸剂改善果糖所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的高尿酸血症和瘦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

  • 标签: 果糖 高瘦素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 槲皮素 芦丁
  • 简介:目的:研究延胡索配不同止痛中药对小鼠痛阈昼夜节律的影响,探求止痛中药镇痛的最佳用药时间。方法:采用热板实验、扭体实验、热辐射实验等药理镇痛实验观察小鼠痛阈昼夜节律变化。结果:小鼠的痛阈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差异(P〈0.05)。延胡索及各中药配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痛阈值(P〈0.05),且镇痛作用存在显著的昼夜差别。结论:止痛中药的择时使用不仅可以依从疼痛自身敏感性的昼夜节律差异进行,还可适当参照镇痛药物在不同时辰的镇痛作用差异择药择时。

  • 标签: 延胡索 配伍 痛阈 昼夜节律
  • 简介:目的:建立耳聋左慈丸中马钱苷、芍药苷和丹酚含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Acclai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监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马钱苷进样量在0.08672—0.867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0.43%;芍药苷进样量在0.18928~1.89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47%;丹酚进样量在0.17104~1.710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0.31%。结论:该方法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耳聋左慈丸 马钱苷 芍药苷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对潺槁树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索化合物降糖作用靶点。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选择14个与糖代谢相关靶点蛋白,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化合物降糖作用的靶点。结果:从潺槁树根中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鉴定为N-反式-阿魏酰酪胺(1)、N-顺式-阿魏酰酪胺(2)、N-反式-芥子酰酪胺(3)、锡兰肉桂醇(4)、波尔定碱(5)、新木姜子碱(6)。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6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结合度最高。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5、6可能通过调控PTP1B发挥功效。

  • 标签: 潺槁树根皮 化学成分 降糖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