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质体多柔比治疗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的76例淋巴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脂质体多柔比及多柔比对患者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3.68%,实验组骨髓抑制、心电图异常、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脂质体多柔比对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脂质体多柔比星 淋巴瘤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环丝氨酸+莫西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9例,单一组接受莫西沙治疗,联合组接受环丝氨酸+莫西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与单一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给予环丝氨酸+莫西沙治疗,相较于单一莫西沙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无差异,具有一定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环丝氨酸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简单随机法分为组,A组40例患儿接受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治疗,B组40例患者接受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治疗,C组40例患儿接受呋喃唑酮+雷尼替丁+头孢氢氨苄治疗,对比组治疗效果。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明显较短,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以及HP根治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B组20.00%和C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应用克拉霉素联疗法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治疗血管源性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血管源性叉神经痛患者72例。分别选用MRI3D-TOF检测方法与MRI3D-TOF联合维重建技术检测方法。按血管的压迫分型与叉神经对患者选用上面两种检测方法来诊断,安排两位医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医师AⅢ型28例,Ⅱ型17例,Ⅰ型27例。医师BⅢ型10例,Ⅱ型19例,Ⅰ型43例。两位医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诊断结果和医师A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对血管源性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起到较好的作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源性 三维重建 MRI 3D-TOF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治疗血管源性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血管源性叉神经痛患者72例。分别选用MRI3D-TOF检测方法与MRI3D-TOF联合维重建技术检测方法。按血管的压迫分型与叉神经对患者选用上面两种检测方法来诊断,安排两位医师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结果医师AⅢ型28例,Ⅱ型17例,Ⅰ型27例。医师BⅢ型10例,Ⅱ型19例,Ⅰ型43例。两位医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诊断结果和医师A的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维重建技术联合MRI3D-TOF对血管源性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起到较好的作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源性 三维重建 MRI 3D-TOF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周炎采用肩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就受治疗的62例肩周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肩针温针灸治疗。结果根据VAS、ADL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两组患者的肩部疼痛和日常活动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肩针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且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温针灸 肩三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椅背复位法 +自制角巾悬吊治疗难复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60例难复性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反向牵引旋臂回纳法 +自制角巾悬吊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椅背复位法 +自制角巾悬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复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复位风险评估及疗效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均为 100%,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观察组在 1次复位成功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完成的 30例患者中,无 1例应用臂丛或全身麻醉下复位,无出现 1例医源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对照组 30例患者中,有 5例是在臂丛或全身麻醉下复位成功, 1例导致医源性肱骨外科颈骨折,而最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论 应用改良椅背复位法 +自制角巾悬吊治疗难复性肩关节脱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痛苦,医源性损伤小,减少麻醉风险,患者满意度高且容易接受。但此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和配合,才能取得整体良好的疗效。特别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反向牵引旋臂回纳法 改良椅背复位法 自制三角巾悬吊 难复性肩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泊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收治的29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给予钙泊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2%,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钙泊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泛发型神经性皮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70例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给予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水平均显著提升,且治疗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MTL、GAS水平,减少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三仁汤加减治疗 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产后出血采取卡前列素氨丁醇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间 50例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研究组行卡前列素氨丁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间段两组产妇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均比对照组理想,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进行卡前列素氨丁醇注射液治疗,能够很好的控制产后出血量,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膳联合双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将98例2015年1月~2018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49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膳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欧中采用药膳联合双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药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接受艾灸与黄安神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72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接受艾灸治疗,分析组同时接受黄安神汤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整体疗效更好,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治疗,黄安神汤与艾灸同时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痰热内扰型失眠 三黄安神汤 艾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孕烯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疗效。方法从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孕烯酮,实验组患者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加孕烯酮,对两个小组患者治疗六个月,观察两个小组患者的病症变化。结果两个小组的患者在治疗1、3、6个之后和治疗之前相比痛经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痛经改善程度要对对照组患者的痛经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之后两个小组患者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延长,疾病症状和治疗之前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加孕烯酮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桂枝茯苓胶囊 孕三烯酮 子宫腺肌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创伤性的骨折的患者60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测维重建技术,并与X线片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检测后,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检测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检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检测,可以有效将患者移位的情况以及出现粉碎性骨折的情况检测出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创伤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适形放疗、容积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为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放疗科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总计80例。结合放疗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试验1组4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维适形放疗+维近距离治疗,试验2组维适形放疗+容积调强放疗。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覆盖指数及危及器官OAR受量。结果2组患者EBRT平均剂量膀胱、直肠癌、小肠以及靶区剂量覆盖相关指数比较,P<0.05。2组患者膀胱、结直肠、小肠平均剂量、累积等效剂量比较,P<0.05。另外,2组患者靶区均不匀性指数HIHR-CTV累积等效剂量比较,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试验2种方法治疗靶区覆盖效果良好,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局部肿瘤,维适形放疗与容积调强放疗治疗OAR受量更低,需结合宫颈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放疗治疗方案。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容积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在隐匿性微小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隐匿性微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X线及常规CT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及不同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各类型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CT及X线诊断率;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隐匿性微小骨折的检出率大于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的检出率(P<0.05),但与表面遮盖成像技术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隐匿性微小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维重建技术继续检查,能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隐匿性微小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种药物联合对绝经后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软化宫颈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到我所接受治疗的绝经后妇女作为本研究评估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妇女分为A组(n=20)与B组(n=20)。其中,对A组患者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进行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宫内节育器一次性取出的成功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低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5.00%;B组患者的宫内节育器一次性取出的成功率为50.00%,高于A组宫内节育器一次性取出成功率的35.0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女性给予盐酸利多卡因、米索前列醇以及戊酸雌二醇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宫内节育器一次性取出成功率的有效提高,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建议将此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 绝经后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软化宫颈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