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对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抗凝治疗,研究组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其PTS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上介入治疗比抗凝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 标签: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 介入治疗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到2019年1月到我院骨科接受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8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30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其中65例腹腔镜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另外65例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通过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提前(P<0.0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随着手术路径优化,手术熟练度提高,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提前,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