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有35名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SD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以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发育迟滞并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降低患者相应病症的评分,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重性精神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7-2020.7月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与依从性。结果:比较两组BPRS评分,观察组焦虑抑郁、活力缺失、思维障碍、敌视猜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依从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症状,提高其依从性,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精神科 重性精神病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用于精神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在我院实施医治的精神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2018年01月进行细节管理,探讨实施前后患者冲动意外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展细节管理护理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满意度(91.24±2.1)分较高(P<0.05)。结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开展细节管理可降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使得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护理质量 细节管理 精神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病员服在精神科躁动约束患者护理的应用及与传统普通病员服的对比。方法选取我科住院躁动约束的患者共34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7人,然后分别穿上传统病员服与新型病员服,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对照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64.7%,研究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8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大的优势。结果精神科护理工作是当代护理的重要内容,而病员服作为与病人长期相伴的服装,也是护理的一部分。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加舒适的穿戴感,经济实用,而且在对病人的保护上更加用心,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新型病员服 精神科躁动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市大众实施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工作,讨论正确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是否能够降低我市精神疾病患病率。方法:调动我院精神科医护人员到我市各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宣教活动结束后向我市人群分发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我市人群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收集我市群众的调查问卷,统计发现我市人群对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经过分析与接受调查人群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我市群众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需要继续对其进行卫生知识宣教。

  • 标签: 精神卫生 知识宣教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科护理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为研究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4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21例行常规护理,划分21例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兴趣、个人卫生、社交能力等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兴趣、个人卫生等护理护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利于其日常生活和交际,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为早日回归工作和家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人文关怀理念管理 精神科护理 精神疾病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护理的实践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老年精神病患者17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化护理)和实验组(联合安全管理护理)两组。对比差异性护理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实验组综合依从83例(97.65%),对照组综合依从74例(87.06%),(p<0.05)。对比不安全行为发生:实验组不安全行为发生2例(2.35%),对照组不安全行为发生9例(10.59%),(p<0.05)。结论:安全管理护理措施提升了老年精神病护理的效果,患者依从率高,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低,建议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精神病护理 实践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币在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所接受的精神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0例)使用代币法,了解两组患者干预后NOSIE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分值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相比较,运用代币发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精神患者的NOSIE分值,提高患者的积极程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代币法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的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患者出现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60例精神科护理中出现跌倒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资料对于导致其出现跌倒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相关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其中,患者精神状态不佳、生活自理能力偏低往往是常见的跌倒诱因,与此同时,药物副作用、患者护理依从性差以及医护人员态度欠佳等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潜在因素。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为了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跌倒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的密切监测,同时有效实现对于自身护理综合素养的充分培养。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工作 跌倒不良事件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的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人文精神在儿科护理过程的应用策略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接收的儿科患儿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时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一步融入人文精神,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儿科疾病患儿的护理过程,通过常规护理的有效操作且进一步匹配人文精神,这样可以在两者协同推进之下使患儿得到更精准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可以使患儿更积极有效的配合,在协同推进的背景之下取得更加明显的护理成效。所以这种人文精神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行充分应用,并且进一步广泛普及。

  • 标签: 人文精神 儿科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各项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实施护理干预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延续性护理 PANSS评分 SF-36评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物联合音乐治疗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衰退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2020年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慢性精神病并有精神衰退的患者98例为研究资料,计算机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一组49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和护理,研究组应用药物联合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精神衰退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药物联合音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积极因素分数、消极因素分数、病情总估计分数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联合音乐在治疗慢性精神病患者当中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和精神衰退的症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药物 音乐 联合治疗 慢性精神病患者 精神衰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阶段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判断其在治疗的作用,为后期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名精神疾病患者,并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以及数据记录后,对第一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以及常规的精神干预治疗。而对第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结果:心理治疗干预组患者能够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积极的参与各种情绪排泄活动,降低自身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影响,降低自身精神疾病复发率。有着较好的精神疾病治疗质量。结论: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科临床治疗 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