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变化意义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脓毒症患儿 130例,使用随机数字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输液外加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等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采取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两组患儿住院时和病死率;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以及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对小儿脓毒症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患儿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小儿脓毒症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与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诊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药组和单药组,各9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功能以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药组患者D-D水平、TNF-α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药组,血管平均流速更高(P<0.05)。结论 依拉达奉联合纳洛酮疗效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脑出血 依拉达奉 纳洛酮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 PCI)后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完成PCI术的ACS患者共136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PCI术后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观察组74例(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预后影响。 结果 治疗后,两组PT、PA、PA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于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间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随机抽取 62例为试验组研究对象, 62例患者均行凝血指标检查。并随机选取 62例同期进行凝血指标检查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检验后的内源性凝血状态和纤维蛋白时间以及外源性凝血状态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检查后的 APTT和 TT以及 P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 APTT和 TT以及 PT等指标,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检查后的 FIB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 FIB指标, P<0.05,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凝血检验指标检查可以准确、快速的筛选出发病者。其作用与效果均非常显著,针对患者不同指标的异常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指标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产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之中,收诊的100例孕产妇,2019年2月-2021年2月纳入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期院内体检健康非孕产妇志愿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水平,相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可有效掌握患者孕产期变化,为临床预防措施的实施做好准备。

  • 标签: 孕产妇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流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为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组为80例血流感染患者,接诊时间在2020.3-2022.12,对照组为同期接诊的80名健康体检者,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原菌不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45)、革兰氏阳性菌组(35例),测定所有人员的凝血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FIB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感染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其中 FIB水平较高者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对血流感染患者治疗中应重视对凝血功能的纠正与处理。

  • 标签: 血流感染 凝血功能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凝血指标在妊娠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我院体检孕妇 94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 94例为研究对照,分析各孕期体检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孕早期凝血四项和健康组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孕中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健康组相比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孕晚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进行检测时发现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处于动态平衡状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有疾病预防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凝血指标 妊娠孕妇 观察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接收的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其均需要实施生化检验。按照盲选法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46例。采取血清测定的为对照组,采取肝素抗凝血浆测定的作为观察组。就2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的K+、C1+、Ca2+、BUN、Cr、ALT、AS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u相较于对照组更高,Na+相较于对照组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运用肝素抗凝血浆,可快速分离血浆,且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值得重视。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急诊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导致凝血风险的相关因素,总结其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计76例进行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加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情况以及凝血原因。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滤器、管路凝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均为血流速度缓慢引发,对照组中患者发生原因有3例为血流速度缓慢、5例高凝状态、4例为肝素量不足。结论临床上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总结其凝血风险原因,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凝血情况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凝血风险 滤器 管道 连续性血液净化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妇女的凝血指标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意义。研究方式 本院选择从2019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共计60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以及60例处于正常晚孕期的妇女,将之命名为实验组和普通组,分别对包括凝血 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在内的凝血指标,以及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宽度分布(PDW)在内的血小板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实验结果 在PT、APTT、TT上,实验组数据显著小于普通组,且Fbg指标数据显著超过普通组(P

  • 标签: 妊娠期妇女 高血压疾病 凝血指标 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检孕妇,其中50例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设为研究组,50例为正常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APTT、PT、INR均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TT指标对比,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尽早发现异常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凝血功能 相关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针对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为血电解质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在分组的过程中,采取掷硬币的方法,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额外运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指标。  结果 研究组P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针对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凝血功能。

  • 标签: 持续性血液净化 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 血电解质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针对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为血电解质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在分组的过程中,采取掷硬币的方法,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额外运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指标。  结果 研究组P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针对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凝血功能。

  • 标签: 持续性血液净化 腹膜炎相关性重症脓毒症 血电解质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临床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抗凝剂可能具有抗肿瘤效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凝血和纤溶指标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