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光眼患者联合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50例青光眼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 n=25)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n=25)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前房深度、眼压等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压力,提高视力水平,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老年干眼症患者给予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老年干眼症患者,以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玻璃酸钠+睑板腺按摩,观察组:玻璃酸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半年,泪膜稳定性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视觉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治疗相比,实施联合治疗的患者效果更优,患者预后效果更好。

  • 标签: 干眼症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觉生存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2月间15例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效果:术后15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瞳孔成形术,可以提高患者视力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角膜白斑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瞳孔成形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23G微切口行囊袋重建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7例4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囊袋重建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结果:运用微创技术,结合精心护理,27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期,由于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均未发生眼压增高、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视力有所改善。结论:加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预后质量,对改善患儿视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先天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23G微切口 先天性白内障 囊袋重建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化疗和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三大手段,三者中放疗的发展速度最快,大大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同时也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院区的开诊,我院肿瘤科于2016年引进瑞典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机器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是基于近几年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设备维修维护记录上对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进行分析,探讨该设备在日常放疗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 标签: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 常见故障 维修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结合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特征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法。统计患者焦虑、抑郁与依从性情况,并通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正器 正畸治疗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时使用小夹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2020.4-2021.4期间选出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将其分成2组。其对照组用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68%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小夹板固定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及特殊口腔正畸保持的临床应用。方法:抽选本院口腔科实施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3例,并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31例,实验B组32例。传统的哈雷保持应用于实验A组患者,新型压膜保持则应用于实验B组患者。结果:实验B组患者正畸标准指数中的牙齿排列情况、覆(牙合)情况、各项牙合关系以及上下颌牙的牙弓情况等均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对需要牙齿正畸治疗的患者应用新型压膜保持,能够行之有效的优化患者的牙齿序列情况,改善牙合关系,强化患者口腔牙齿的美观性并提升患者在疗养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口腔保持器 正畸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早期安氏患儿实施MRC矫治干预后,患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齿矫治在牙齿错颌畸形矫治的应用,为牙齿错颌畸形临床矫治提供借鉴。方法:我院口腔科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中,从中选择了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应用牙齿矫治进行牙齿矫治,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总体情况。结果:治疗后的下切牙倾斜度的增加值相比、SNA角的减少值、上中切牙转矩减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矫治器 牙齿错颌畸形 矫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固定组和隐形组,每组50例,固定组患者借助固定托槽矫治展开治疗,隐形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备较高的舒适性及美观性,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发音与咀嚼能力,并且患者的矫治效果和固定矫治并没有明显差异,若是患者符合这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就应该首选这种治疗方式。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痔疮患者采用吻合痔疮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80例研究患者,是我院普通外科在2017年2月到2021年2月之间收治的。将以上研究患者利用随机分组,即研究组(采用吻合手术疗法)、对照组(采用切除术),两个研究组内分别有40名研究对象,经过后期检查比对两组最终的肛肠动力学结果。结果:两组肛肠动力学分值治疗后差别较显著,研究组分值相对偏高,经统计学对比可得P值<0.05。结论:新型的吻合手术疗法与传统的切术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吻合器 痔疮手术 应用效果 肛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临床中,消毒灭菌极为重要,就现阶段来看,压力蒸汽灭菌使用得相对较多,但是湿包现象的发生是消毒供应中心在灭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湿包的潮度加大,外包装所具有的防止微生物污染屏障功能降低,极易在短时间内被微生物穿透,灭菌性受到破坏,应视为灭菌失败。必须要重新包装灭菌才可使用,另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应注意湿包的鉴别,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找出原因,加大管理力度,加以控制,并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原因 对策 湿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隙保持在乳磨牙早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报告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3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乳磨牙早失患者,根据奇偶数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研究组,44/组,研究组以可摘式间隙保持为主,观察组以固定式丝圈式间隙保持,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间隙保持佩戴成功率为(95.45%),研究组间隙保持佩戴成功率为(90.91%),二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牙龈状况评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几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保持在乳磨牙早失患儿的治疗中效果十分显著,可以预防错合畸形或者减轻错合畸形的程度,有利于将来恒牙列的正畸综合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磨牙缺失 间隙保持器 并发症 佩戴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