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及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中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间接收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当作探究对象,按照医治方法对其分组,分为手法整复组、钢板内固定组,单组中各包含40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手法整复组优良率37(92.50%),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39(97.50%),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法复位治疗在应用过程中属于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式,不会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皮肤组织切开,故而在患者手术完成后的安全性更高。结论:手法整复技术具有无创性治疗的特点,不需要进行皮肤组织切开,从而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和术后感染的风险。这在手术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总之,本研究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比较信息,手法整复技术作为无创性治疗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固定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颈椎病患者72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中药内服治疗)和观察组(中药内服+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各36例,明确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D评分、VAS评分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颈椎病患者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颈椎病 中药内服 中医正骨手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对老年肱骨外髁颈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21年3月到2023年2月期间,经本院治疗的老年肱骨外髁颈骨折患者总计58例,红蓝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在此基础上,提供观察组中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活动范围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P

  • 标签: 手法复位 中药汤剂 老年肱骨外髁颈骨折 肩关节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加以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可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推拿手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2.3-2023.3前诊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共6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采用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活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中药外敷 肱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中医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和治疗后的疗效,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00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50名,对照组50名。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度增加。治疗组的疗效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疗效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相较于常规保守治疗,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更具临床应用前景,可以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但是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以更好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中医针灸 推拿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采用腰骶部正骨手法进行治疗时的效果与优势。方法:基于2020年2月到2022年5月我院康复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80例患者,针对入选患者结合入院后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腰骶部正骨手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改良McnNab、JOA和ODI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3天时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在预后各项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治疗方面腰骶部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疾病疼痛感,同时对于患者的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患者的远期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腰骶部正骨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长协同模式联合手法按摩对小儿腹泻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腹泻患儿86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43)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3)采用家长协同模式联合手法按摩,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胃肠激素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长协同模式 手法按摩 小儿腹泻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康复手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病人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的100例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更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更高,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康复手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病人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双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康复手法 中药湿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推拿手法与物理疗法综合应用对踝关节内翻性扭伤的疗效。方法以疗养院踝关节内翻性扭伤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2月-2023年2月,分为参照组30例(物理疗法)与研究组30例(推拿手法与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推拿手法 物理疗法 踝关节内翻性扭伤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夹胫推肘牵膝手法+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积极性。方法:以2016年6月-2021年4月视为该研究病例择取时段,将我院6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回顾性方式抽取,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确保每组满足34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夹胫推肘牵膝手法+温针灸。结果:观察组97.05%的临床疗效明显高过对照组,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轻、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P<0.05)。结论:以夹胫推肘牵膝手法为基准,与温针灸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更符合临床推崇价值。

  • 标签: 夹胫推肘牵膝手法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疗效 疼痛度 膝关节功能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因个体因素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早期练功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从我院挑选2020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9)和研究组(n=39),常规组选择手法复位传统小夹板外固定,研究组选择手法复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早期练功疗法。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来看,研究组优良率为97.44%,常规组优良率为82.05%,前者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来看,研究组为2.56%,常规组为17.95%,前者要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利用手法复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早期练功疗法治疗具有确切效果,能够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夹板 早期练功疗法 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痹汤联合牵引与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在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8例寒湿型LDH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牵引+中医骨伤手法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通痹汤+牵引与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在寒湿型LDH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通痹汤 牵引 中医骨伤手法按摩 寒湿型L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