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酪酸梭散剂联合推拿按摩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散剂,联合组给予酪酸梭散联合推拿按摩。对比2组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联合组患儿腹泻、腹胀腹痛、大便形状、发热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酪酸梭散剂联合推拿按摩可加速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 推拿按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签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1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平分为两组,对照组(n=55)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n=55)给予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与单一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相比,联合酪酸梭散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接受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情况,评估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群组成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固定矫治牙龈炎60例患者,结合治疗方式划分2组,即接受生理盐水治疗的一般治疗组与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复方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患者群结构的实际变动。结果:治疗之后,复方治疗组人员牙龈指标、斑指标与龈沟出血指标依次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疾病的效果。方法:以68例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为样本,样本均在2021年01月至2022年06月收治,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34例(实施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儿34例(实施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对照组患儿和研究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疾病应用酪酸梭肠球菌三联活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有助于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其病情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医学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疾病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酵母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小儿肠道群的影响。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RVE患儿分成甲乙两组各53例,分别给予其对症治疗与此基础上布拉酵母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91%,显著低于乙组的98.11%(P

  • 标签: RVE 肠炎 布拉酵母菌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人体的肠道内携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细菌群,它们与宿主之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对宿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群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群总是和宿主保持动态平衡,但如果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则会引起各种生理疾病,导致人体功能紊乱。本文讲述了人类肠道群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疾病与肠道群的关系。

  • 标签: 肠道菌群 生理功能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患者的原因,执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的流程,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6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可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对多重耐药患者的护理,有效控制了由多重耐药患者导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杜绝暴发流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蜂胶黄酮对龋齿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m)、远缘链球菌(S.s)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感染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样本医院MDRO感染患者人数、住院人数及感染发生率等数据。观察住院患者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检出比例,分析MDRO感染与季节的相关性。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266例MDRO标本中,来源包括痰标本、血标本、分泌物标本及其他途径,其中51.88%来自痰液,34.21%来自血液,12.78%来自分泌物,1.13%来自其他。266例MDRO标本中,春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低,冬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20)。春季、秋季MDRO感染患者109例,夏季、冬季MDRO感染患者15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MDRPA)不同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0,2.682,1.220,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在春秋季节的检出率低于冬夏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4.135,P<0.05)。结论:多药耐药感染与季节存在相关性,春季和秋季MDRO感染较低,冬季和夏季是MDRO感染高峰。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感染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样本医院MDRO感染患者人数、住院人数及感染发生率等数据。观察住院患者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检出比例,分析MDRO感染与季节的相关性。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266例MDRO标本中,来源包括痰标本、血标本、分泌物标本及其他途径,其中51.88%来自痰液,34.21%来自血液,12.78%来自分泌物,1.13%来自其他。266例MDRO标本中,春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低,冬季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最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20)。春季、秋季MDRO感染患者109例,夏季、冬季MDRO感染患者15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MDRPA)不同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0,2.682,1.220,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在春秋季节的检出率低于冬夏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4.135,P<0.05)。结论:多药耐药感染与季节存在相关性,春季和秋季MDRO感染较低,冬季和夏季是MDRO感染高峰。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非伤寒沙门肠炎儿童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耐药性等情况。方法:收集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肠炎590位患儿的粪便标本,经细菌培养、分离得到48株(48例)非伤寒沙门,并以此48例非伤寒沙门肠炎患儿为监测对象,并对检测对象致病菌在医治期间的耐药性进行药敏试验,记录48例非伤寒沙门肠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流行病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型、药敏结果等情况。结果:在本研究中儿童非伤寒沙门感染肠炎发病率为8.14%,根据研究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非伤寒沙门感染阳性组(48例)和非伤寒沙门感染阴性组(542例),对两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发现,阳性组患儿出现发热(37.95%)、呕吐(52.08%)、血便(33.33%)的概率均较阴性组(2.95%、20.48%、1.11%)高,而糊状便(50.00%)低于阴性组低(p<0.05);在非伤寒沙门肠炎患儿中,男女比例约为1.087:1,秋季患病率较高(41.67%),且以0-5岁儿童较多见(91.67%),其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患病人数最多(54.17%),其实验室检查中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降钙素原出现异常,其百分比分别为64.58%、64.58%、60.42%、70.83%、39.58%。在本研究中共有55株耐药株出现,以SMZ耐药率最高,两种血清型耐药率比较,对SMZ的耐药性具有差异性(P<0.05),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舒普深、特治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非伤寒沙门肠炎患病率约为8.14%,临床症状多以发热、呕吐、血便、糊状便较常见,其男女比例约为1.087:1,秋季患病率较高(41.67%),且以0-5岁儿童较多见,对SMZ、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舒普深、特治星、美罗培南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 标签: 非伤寒沙门菌 肠炎 儿童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痛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以趋于年轻化和逐年上升的发病率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发展,肠道群与不同疾病之间关联逐渐被发现,肠道群与痛风的相关性也倍受国内外关注。现就痛风患者肠道群变化、肠道群对痛风发生机制的影响以及肠道群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痛风的诊治及预防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痛风 肠道菌群 研究进展 益生菌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片方案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组,酪酸梭片治疗组给予酪酸梭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开展酪酸梭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腹泻和腹胀消失时间;用药前后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积分、ALB水平、HGB水平;治疗费用。结果联合治疗组疾病疗效、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积分、ALB水平、HGB水平、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痛、腹泻和腹胀消失时间、治疗费用对比酪酸梭片治疗组有优势,P<0.05。结论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实施酪酸梭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加速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康复出院,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片方案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同时配合护理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6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均采取急救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退热时间、惊厥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高热惊厥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急救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加速症状缓解进程,且最大化避免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惊厥 急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对职业人群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地处于高温和噪声条件下的52例工作人员和只处于噪声条件下的52例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干扰组和参考组,并在2021年10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研究。参考组和干扰组工作人员均在2023年3月初进行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后续比较参考组和干扰组两组工作人员的血压异常情况和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干扰组工作人员中血压异常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干扰组工作人员中心脏异常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长期处于高温和噪声共存条件下的职业人群具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和心电图异常风险,相关负责方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高温 噪声 职业人群 血压 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鉴定一株来自肝母细胞瘤患者静脉血培养分离到的少见生物表型,并确定其分类学位置。 方法 采用Vitek2系统GN卡、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细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分离到一株缓慢生长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有光泽、粉红色菌落。Vitek2 GN鉴定卡重复试验2次,提示为少见贪铜(96%)。在梅里埃质谱仪上鉴定,则不在数据库范围内,不能鉴定。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可见单一清晰目的条带,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显示,与其他菌株序列相似度为: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血培养 少见生物表型菌 Vitek MS 16S rRNA基因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