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的阴道炎患者 1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阴道分泌常规检验,本组患者所涉及的阴道炎类型包括:淋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P < 0.05 ),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所占比例最少( P < 0.05 )。不同类型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性状检验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阴道炎症状的存在,对女性患者造成严重身心损害,阴道分泌常规检验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蛋白入血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称为 P53抗体。 P53抗体作为一种肿瘤标志,检测费用低,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指标。自从发现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就近几年,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复发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综述。

  • 标签: p53基因 p53抗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CEA、 CA153以及 CA125等肿瘤标志在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总共 273例。需要研究人员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肺癌组( 111例)、良性组( 105例)以及健康组( 62例),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需要分析不同肿瘤标志的血清浓度水平、标志在肺癌中的灵敏度,该研究运用的分析法为电化学发光法。 结果:肺癌组患者CEA、 CA153、 CA125、 CA19-9、 NSE以及 CYFRA21-1的血清浓度水平,相较于良性组、健康组高,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 P< 0.05)。此外,鳞癌中 CA125肿瘤标志灵敏度 46.23%最高,腺癌中 CYFRA21-1肿瘤标志灵敏度为 50.19%最高,小细胞肺癌中 CEA肿瘤标志灵敏度 37.92最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多种肿瘤标志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研究
  • 简介:摘要:偲、硼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促进骨血管、成骨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偲 激活 Wnt / Catenin信号传导增强 MSCs( 间充质干细胞) 的成骨分化, 刺激成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促进血管形成,硼 刺激 HUVEC( 内皮细胞) 的增殖 和血管的形成加以论述。

  • 标签: Wnt / Catenin信号传导 HUVEC(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数据分析对医院质量管理改进的作用。方法 每月对全院医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点评,将我院 2015年的医疗数据,如医院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床位使用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与 2018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质量分析对医疗质量改进的意义。结果 医院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床位使用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显示:在实施医疗数据分析点评后,医疗质量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强化医院质量改进,对医院质量管理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数据分析 质量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疫情数据分析的传染病模拟系统构建方法及效果。方法:自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在我 中心构建基于疫情数据分析的传染病模拟系统,对比构建模拟系统前后一年我中心对突发传染病的检出总例数、每例传染病平均检出时间、处理时间、大规模暴发流行控制率。结果:构建模拟系统前一年(2017年 ),我 中心检出突发传染病例数显著低于构建模拟系统后一年(2019年 ),且构建模拟系统后,我 中心对每例传染病平均检出时间、处理时间均显著短与构建模拟系统前,我中心对突发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流行控制率显著高于构建模拟系统前。结论:构建基于疫情数据分析的传染病模拟系统,不仅能提高疾控中心对突发传染病的检出效率,还能缩短对突发传染病的处理时间,从而有助于避免突发传染病大规模暴发流行。

  • 标签: 疫情数据分析 传染病 模拟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黄芪桂枝五汤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70例,结合治疗方案分组,常规组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黄芪桂枝五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二组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的速度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常规组74.29%, 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汤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对女性患者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5月收治的行尿常规检查的妇科疾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选取科宝 XS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验,对比 2组妇科疾病患者在经过不同尿液采集法后的临床检验结果,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情况。结果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 2组妇科疾病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清除阴道分泌采集法)显著低于对照组(常规尿液采集法),数据存在对比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前,可以采取清除阴道分泌尿液采集法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确保患者临床检验的合格性,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 ] 阴道分泌物 临床检查 尿常规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汤联合增液汤加味于习惯性便秘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 纳入 2017 年 8 月 -2020 年 7 月收治习惯性便秘患者 90 例为观察对象,依据门诊序号均分小组, 45 例设为参照组,予以西医治疗, 45 例设为中药组,予以四汤联合增液汤加味治疗。 结果:中药组疗效评估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P<0.05 )。 结论:于习惯性便秘治疗中应用四汤联合增液汤加味,利于症状转归。

  • 标签: 四物汤 增液汤 加味治疗 习惯性便秘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黄芪桂枝五汤应用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 存在 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黄芪桂枝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糖尿病造成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黄芪桂枝五汤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阻碍其周围神经进一步恶化,治疗效果显著,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血清3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8-2020年期间,从中选取直肠癌疾病患者(经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直肠癌诊治应用指南》标准)以及健康体检者各8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实验室检验,记录2组受试对象3种肿瘤标志检测平、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受试者的3种肿瘤标志检测情况见表1。组间CEA、CA19-9、CA125水平差异显著,P

  • 标签: 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血清 联合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生产和研究活动,尤其在质量控制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指纹图谱文档格式五花八门,各有优缺点。本文提出基于SVG的中药指纹图谱数据描述解决方案;提出通过在SVG文档中引用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描述的方法实现基于SVG的中药指纹图谱文档的语义;统一混乱的局面。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 SVG DOM RDF 语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互联网+出院延伸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出院延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一体化服务平台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患者此三项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互联网+出院延伸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过程的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荐。

  • 标签: 互联网+ 延伸护理 下肢骨折 康复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之中。医学领域借助与互联网的结合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很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外出求医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得到专业的医生指导。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人的工作要通过电脑完成,很多的工作者需要长时间在电脑之前。这些被动久坐的人群因为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症状就是腰痛。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久坐腰痛人群的核心肌力下降,导致了一系列体态问题的出现。久坐腰痛人群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本文主要研究久坐腰痛人群的核心肌力状态以及久坐人群的康复措施,希望为相关人群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互联网医学 久坐腰痛人群 核心肌力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安全性及对小鼠免疫的影响。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 30d喂养试验及小鼠免疫力试验。分别以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对雌雄小鼠进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分别以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 0.58g/kg·kw、 1.17g/kg·kw、 2.33g/kg·kw和 0g/kg·kw进行 30d喂养试验; 分别以羊胎盘粉枸杞子复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直肠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由我院为结直肠息肉患者开具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共收集到70例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中药处方,使用中药144味,用药频次为584次,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当中4味消食药、2味健脾药、1味化痰药、3味理气药、12味补益药,主要含有乌梅、白术、甘草、僵蚕、茯苓、陈皮等。所有配伍当中基本都含有乌梅。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主要药物为乌梅。

  • 标签: 数据挖掘 中医药 结直肠息肉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学相结合,将使碎片化、模糊化的中医走上智慧之路。本文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其次详细阐述了人工智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人工智应用于传统医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标签: 人工智能 中医药 治未病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损伤标志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后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 12例)、无心衰组( 58例)。将两组的一般资料、心肌损伤标志进行比对。结果:心衰组和无心衰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衰组的 cTnI、 CK、 CK-MB、 HBDH、 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非心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随着心肌损伤标志水平的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出现心肌衰竭的风险随之增加,联合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可对早期心衰风险进行预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桃红四汤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自2018年1月开始,2020年1月结束,期间将70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研究期内完成手术治疗,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7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在围术期接受低分子肝素钙干预,后者在围术期接受桃红四汤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下患者的血沉,红细胞压积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血沉与红细胞压积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沉与红细胞压积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0d开始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较大,术后20d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42%,两组对比(x2=13.2464,p=0.0002)。结论:桃红四汤对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股骨粗隆间骨折 早期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程度显著提升。在当前,AI人工智能在各个社会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该类科技在肿瘤临床治疗方面也有应用,沃森肿瘤就是一大典型代表。该套肿瘤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是由美国IBM公司出品的,在2017年引入我国本土。且伴随着新医改的实施,沃森肿瘤人工智能系统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认为是实现临床肿瘤诊断、治疗全面优化的契机。与传统肿瘤临床诊断而言,沃森人工智能系统具备哪些优劣,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呢?这正是本文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 标签: 沃森系统 人工智能 肿瘤医学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