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流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为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组为80例血流感染患者,接诊时间在2020.3-2022.12,对照组为同期接诊的80名健康体检者,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原菌不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45)、革兰氏阳性菌组(35例),测定所有人员的凝血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FIB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感染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其中 FIB水平较高者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对血流感染患者治疗中应重视对凝血功能的纠正与处理。

  • 标签: 血流感染 凝血功能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宫颈病变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对照组100例(实施TCT检测),将两组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宫颈病变患者阳性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P<0.05);观察组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病变患者灵敏度82.00%和特异度79.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 宫颈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乳腺疾病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比较常规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检出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为92.11%(35/38),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65.79%(25/38)(P<0.05)。高频超声检查检出乳腺良性肿瘤准确率81.25%(13/16)与常规超声检查68.75%(11/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高频超声检查能提高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符合率,与手术病理结果较为符合,可为临床鉴别不同乳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高频超声 乳腺疾病 血流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骨转移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的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于 2017年 4月 -2019年 3月,此 2年期间核医学科接受诊断的乳腺癌患者 72例,均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与 CT检查。观察比较 2组诊断结束后,其检查效果等。 结果 72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骨转移有 51例,约占 72.22%,与 CT检查对比,乳腺癌患者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的阳性率更高( P<0.05)。 5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多处骨转移有 34例,诊断为单处骨转移有 17例,与 CT检查对比,患者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的准确率更高( P<0.05)。 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在此次实验中的检验效果较为理想,可作为鉴别乳腺癌骨转移的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乳腺癌骨转移 应用价值 CT 乳腺癌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对诊断细菌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53例行降钙素原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PCT检验及血培养检验,PCT检验方法为半定量免疫色谱法,血培养检测主要引用全自动鉴定仪,对比检测结果。结果PCT检验阳性率为62.85%,高于血培养38.34(P<0.05);PCT检验血流感染阳性率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83%、94.55%。结论血清PCT检测血流感染阳性率较高,可用于常规实验检测。

  • 标签: 细菌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急诊科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进行详细分析。 方法 对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血流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诱因、病原菌等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 100例血流感染患者主要疾病构成以泌尿系统感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豹纹状眼底病变的好发群体为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为病理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高危因素。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脉络膜的厚度水平、毛细血管改变存在相关性。提醒医生应该及早做出治疗干预,以防患者发生视网膜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基于此,本文深入性分析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脉络膜血流改变临床研究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度近视 豹纹状眼底病变 视网膜脉络血流改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机械性吸-呼气技术是模仿正常生理状态下咳嗽的一种技术,国内目前仍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对MI-E的了解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PubMed,主要通过关键词“机械性吸-呼气技术,MI-E”检索来获取相关信息,该技术目前所体现出的该技术明确的清理分泌物的效果和临床的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患者耐受性。本研究对机械性吸-呼气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机械性吸-呼气技术 MI-E 神经肌肉病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糖调节在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心脏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肌显像中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均要求禁食6h,血糖值结果在7.9-8.7mmol/L之间的患者,纳入α组;血糖值结果>8.9mmol/L的患者,纳入β组。确认患者血糖值维持在7.9-8.7mmol/L后,向其注射18F-FDG,嘱咐进行休息,于1h后接受上机扫描,观察患者的心肌显像成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对比,α组的成功显像率为95.92%,高于β组78.78%(p<0.05)。结论:血糖调节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了18F-FDG心脏PET/CT心肌图像显像成功率。

  • 标签: 血糖调节 18F-FDG PRT CT 心肌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子宫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9月期间妊娠37~40周经该门诊超声检查的产妇临床资料,并从中选出40例产妇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根据妊娠情况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分析组,人数均为20例,参照组均为正常妊娠分娩的产妇,分析组均为高危妊娠分娩的产妇,两组均给予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监测。最后对比两组产妇在妊娠期间的子宫动脉监测数值结果以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随访产妇的妊娠结局,分析组的不良结果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变化明显(P<0.05)。分析组高危妊娠产妇子宫动脉在搏动值(PI)、阻力值(RI)以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等方面的数值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有较大差异(P

  • 标签: 孕期子宫动脉血流 多普勒超声监测 高危妊娠 不良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中心静脉导管无感染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PCT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增高明显,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预防相关血流感染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流感染发生率20.00%高于观察组的2.50%,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0.00%低于观察组的92.5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为(35.50±1.98)天,长于对照组患者的(25.13±1.72)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 血流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行PICC治疗的肿瘤117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其是否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为非感染组(96例)与感染组(2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60岁、化疗次数≥5次、PICC留置时间≥60d、导管移动、合并糖尿病及导管维护延迟均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因素众多,其中包括导管移动、化疗频率、留置时间和糖尿病等因素。临床上,针对这些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 标签: 肿瘤 风险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30例重症监护室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30例ICU 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实施循证护理前后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后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危重患者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医院采取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共纳入82例。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与护理满意度3方面评估2组干预效果。结果:对比2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导管留置时间,观察组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效果明显,还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