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 50 例入组,随机分为两组各 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整体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实施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本课题抽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1月时段内诊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 46例,划分为常规组( 23例)和整体组( 23例)。即常规组为常规护理,整体组为整体护理,对比患者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整体组,即 73.91%< 95.65%,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整体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期间,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既可增强总有效率,还可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胃炎 总有效率 炎症因子水平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放射科患者 88 例 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1 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心理波动。 结果 : 观察组护理后 1 个月生活质量各量表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后 1 个月后心理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护理中能提高放射科患者生存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波动,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确保造影检查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放射科 整体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信息化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依赖性也日益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生活的便捷,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卫生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地出现使得医院的办事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医院发展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中医理论在肾病科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之后让患者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护理方式,以此让医院来广泛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4月收取的 180例肾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的治疗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0例,其中前者采用临床的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增加中医整体护理,分析 2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的指标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并且2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结论 针对肾病科患者,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且可以帮助患者加快恢复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理论 肾病科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中,应用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所取得的护理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在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进行分娩的产妇 76 例进行护理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研究组给予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疼痛指数、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短,自然分娩率高,疼痛指数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无痛分娩护理中应用 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可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缓解疼痛症状,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 200例,将 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100例与对照组 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整体护理 手术室 护理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 QOL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 SAS、 SDS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药物渗漏、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7.50%、 20.00%、 15.00%、 5.0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 整体护理模式; 晚期卵巢癌;化疗;效果    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再辅以放化疗,不过对于晚期肿瘤以及耐受性差的患者,一般采取姑息性化疗。但抗肿瘤药物因多缺少选择性,故可引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等一系列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2]。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化疗不良反应,进而提高化疗效果。本研究对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间 4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来我院就诊的 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晚期卵巢癌,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接受免疫治疗。观察组男 19例,女 21例,年龄 40~ 81岁,平均( 54.8±6.2)岁;病理分期:Ⅲ期 18例,Ⅳ期 22例。对照组男 20例,女 20例,年龄 18~ 63岁,平均( 31.5±7.1)岁;病理分期:Ⅲ期 19例,Ⅳ期 21例。所有患者病程 0.7~ 12年,平均( 3.37±1.2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分期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生活质量评分采取肿瘤病人生活质量( QOL)评分,满分为 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3];②采取焦虑自测表( SAS)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定,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 50则表示患者有焦虑情绪;③采取抑郁自测表( SDS)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 53则表示患者有抑郁情绪。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急性肾损伤行 CRRT 治疗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的病例为在我院进行 CRRT 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 48 例,参照抽签法分组,甲组与乙组均为 24 例,护理模式各为常规护理、整体护理,比较 2 组护理效果表现出的差异。 结果:甲组治愈率、死亡率与乙组间行比较,组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急性肾损伤行 CRRT 治疗中 应用整体护理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TR 急性肾损伤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在 163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效果。 方法: 取 2017 年 11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 慢性盆腔炎病例,共 163 例,随机原则划分为甲组( n=81 )、乙组( n=82 ),其中甲组一般护理,乙组整体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高于乙组,甲组护理满意度 86.4% 低于乙组 97.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将整体护理合理应用其中,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盆腔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康复护理在 军队颈腰病疗养员护理中的效果 。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接收并治疗 军队颈腰病 患者 100 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疗养院颈腰病疗养员,采用整体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军队 颈腰病 整体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 2018年 12月~ 2019年 6月共收治 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研究,采取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前后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 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 8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措施纳入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成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获得了康复。    关键词:整体护理;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黑便、呕血,具有发病快、病情重与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出现急性大出血则可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周围器官循环衰竭,一旦不及时抢救便会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将整体护理纳入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我科 2018年 12月~ 2019年 6月共收治 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国际字母排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例)。其中,患者年龄 59~ 89岁,平均年龄( 65.3±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先对患者病情进行熟悉了解,特别是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病情的转变等极其重要。在此期间合理运用抗生素,营养平衡等,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平衡等进行监测;同时做好相关不良记录。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2.2.1病情观察 护士叮嘱患者时常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做好心电监护措施。治疗过程中,还要观察患者是否还出现黑便、呕血现象,一旦发生这些现象,立即通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1];与此同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给予患者进行补液,并且注意采取保暖措施。     1.2.2.2止血措施 ①按医嘱给止血药,静脉肌注给予奥曲肽, 0.1mg和醋酸去氨加压素 0.3ug/kg滴入;②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用垂体后叶素时,稀释后应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③冰盐水洗胃法:将凝血酶用冰盐水溶解后注入胃管。     1.2.2.3饮食护理 在呕血、恶心、呕吐和休克的情况下应禁食。待上述症状缓解后,溃疡病患者应给牛奶、蛋糕或豆浆等富于蛋白质的流质饮食,以后再改变饮食种类和增加食量,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饮食,应根据其肝功障碍程度予以调节,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给予无蛋白质饮食,有腹水者,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1.2.2.4心理护理 因多数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感到十分害怕与恐惧。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便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讲解到不良情绪的产生会给治疗带来怎样的影响,鼓励患者积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5健康指导 出院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平时要劳逸结合、良好饮食,在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按时到医院进行复诊,了解相关病情的变化。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腹胀、大出血现象消失,并未出现任何不适感觉;②有效:患者大出血、疼痛恢复正常,有时会出现黑便现象,使用整体护理有效措施能够恢复;③无效:患者病情相对于护理之前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取 SPSS19.0统计软件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x±s)表示计量资料,( 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 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对比 通过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有效 16例( 80%),有效 3例( 15%),无效 1例( 5%),护理总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有效 15例( 75%),有效 2例( 10%),无效 3例( 15%),护理总有效率为 8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2.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社会关系、生理健康、周围环境、心理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上消化到出血病情十分危险,严重情况下还出现休克现象,最终导致机体循环衰竭后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立即给予患者有效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整体护理最主要是通过为患者亲自定制治疗的最佳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实行相应出血、饮食与心理护理等健康教育措施等,不仅使患者疼痛得到了缓解,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意义,以及有效加强了患者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最主要是的让生活质量获得提高 [3]。    将整体护理干预纳入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护理中,能迅速有效减轻患者腹痛、黑便等症状。住院期间,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伴有各种慢性疾病病程十分漫长,患者的情绪难免不会出现焦灼、消极等状态。医护人员便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他们了解疾病、如何预防疾病及其保持好心情才能使疾病尽快得到恢复。以上研究过程中实行整体护理对消化道出现患者给予急救,然而通过患者进行诊断、评估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指定周密、严谨、科学的护理计划,并针对不同患者拟定出相关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在根据拟定好的规则严格执行,效果显著,降低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2]。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 9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与临床疼痛症状,及其恢复快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朝华 .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吉林医学, 2014, 08: 1770-1771.     [2]谢琴 .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应用观察 [J].吉林医学, 2014, 20: 4546-4547.     [3]司锐,娄丽华,张秀艳 .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J].河北医学, 2015, 10: 1724-172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 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间,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常规组( n=40),一组为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整体组( n=40),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整体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整体护理 脊柱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结石使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时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我院对 12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使用了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整体护理。对两组的术前术后生活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术后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镇痛药使用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χ2=4.1830, P=0.0408)。 结论 :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联合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推荐应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保胆取石;整体护理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1]。临床中常使用手术切除治疗方式,效果比较突出 [2]。可是,根据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接受治疗后,胆道有轻微的炎症,对患者的消化功能产生了影响,现代腹腔镜技术发展快速,临床中使用腹腔镜取石保胆治疗比较多,需要提供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 [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我院对胆囊结石患者 12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其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 39例男性和 21例女性,最小 23岁,最大 60岁,平均( 42.32±2.81)岁。对照组有 37例男性和 23例女性,最小 24岁,最大 58岁,平均( 43.19±3.01)岁。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不会产生影响,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接受了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使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①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教育和培训:首先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的目的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提供综合的护理服务。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掌握整体护理知识。②术前的干预措施:术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为患者讲解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流程,对手术必要性进行讲解,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得到消除。并且,术前,配合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工作。③术中干预措施: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根据医生的嘱咐,完成各项操作,监测患者的体征。④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定是否有并发症,了解伤口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让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患者住院的时候,为患者提供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对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满足,良好的沟通。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术前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 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 ±标准差( 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当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术后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镇痛药使用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χ2=4.1830, P=0.0408)。     3讨论    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在临床中适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具有微创性。能够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让患者切除胆囊后的消化功能异常症状得到缓解 [4]。可是,现在国内外研究显示,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的重要,对患者的术后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5]。根据研究显示,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不理想 [6]。在此次研究中,常规护理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长,对术后的恢复不利,所以,全面的整体护理具有优势 [7]。此次就整体护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护理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术后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镇痛药使用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χ2=4.1830, P=0.0408)。   总而言之,胆囊结石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时,推荐使用整体护理,效果突出。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小儿手术室护理中整体护理对术中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 方法:收集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88 例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的标准为奇偶数法,各为 44 例患儿,手术室护理中分别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研究组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差异显著。 结论:小儿手术室护理中整体护理的运用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确切,可大力推广于临床手术室护理中。

  • 标签: 小儿手术室护理 整体护理 术中指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医学发展,脑卒中急性期病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该病致残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尽管对脑卒中症状的认识以及及时就诊系统不断完善,脑卒中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在脑卒中急性期能够得到溶栓或更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而他们之中仍有很多人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因此,有效的脑卒中康复仍然是脑卒中后续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史展开探讨。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内外的各种商检、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样品越来越多,涉及产品质量仲裁和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案例时有发生,对检验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客户对检验结果提出投诉时,检测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能够证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做好理化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论述实验室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检测人员熟练运用适宜的质量保证技术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检测结果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穴位敷贴治疗长期卧床病人腹胀便秘护理技术。方法:选取 62例我院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长期卧床并伴有腹胀便秘的病人,在对以上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穴位敷贴进行长期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以及 1周内排便次数。结果:经穴位敷贴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排便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排便时间、间隔时间及次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 结论:在对长期卧床并伴有腹胀便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穴位敷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便秘,改善其排便能力。

  • 标签: 穴位敷贴 长期卧床 腹胀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病理检验中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 -2018年 12月 ,在我院进行病理诊断的手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冷冻切片技术)和观察组(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每组各 48例,观察切片制作时间及质量。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片制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高质量切片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切片制作时间,提高切片质量。因此,该方法具有被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病理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