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中配药技术对微粒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210份药剂均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配置,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分别采用优化配药技术(实验组,n=105)及常规配药技术(对照组,n=105)开展静脉药液配置,分析微粒污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注药液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分析微粒污染影响因素,并采用优化配药技术方式干预,可降低微粒污染

  • 标签: 配药技术 静脉输液 微粒污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肠胃健康调查报告。方法:随机抽取我市某高校大学生300名大学生进行胃肠健康调查调查胃肠健康知识来源及疾病类型、致病因素。结果:大学生的胃肠健康知识来源55.67%来源于网络,39.33%来源于媒体,其次是家属、朋友、学校、医生;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其中87名患有慢性胃炎(占比42.44%),45名患有急性胃炎(占比21.95%),27名十二指肠溃疡(占比13.17%),46名消化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饮食不合理、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用药不合理。结论:大学生胃肠疾病发生率较高,与饮食不合理、精神压力大关系密切,学校应加强健康知识宣导,提高大学生预防和自护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肠胃疾病 大学生 健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现患率调查质量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意义。方法:研究2019年现患率调查情况,调查时间为2019年10月24日,实际调查人数为418人,评估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调查医院感染患者例数与例次均为3例(0.72%),社区感染患者例数及例次均为49例(11.72%)。结论:通过高质量的现患率调查可明确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确定重点管理项目,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病人跌倒预防意识与行为调查。方法: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老年病人,利用访谈调查方式掌握跌倒情况和预防意识等。结果:180例病人中有92例病人发生跌倒情况,主要是以室内跌倒为主,对比未跌倒病人跌倒预防意识、行为评分均优于跌倒病人,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病人治疗期间,提升病人跌倒预防意识,可以避免病人发生跌倒行为,以此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老年病人 跌倒 预防意识 行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 0~ 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患病率现状,并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以防止该类疾病高频率的发生。方法 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9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 0~ 3岁婴幼儿 3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IDA发病率及发病原因,比较不同出生情况、不同月龄段、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结果 300例 0~ 3岁学龄前儿童共检出 IDA患儿 120例,检出率为 40%,其中男、女儿童 IDA患病率分别为 19.88%和 20.12%,两者

  • 标签: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非母婴同室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选择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之间,研究对象纳入我院在研究时间内诊治的98例产妇,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术后为母婴同室进行护理,产妇数量为51例,而研究组产妇术后为非母婴同室进行护理,产妇数量为47例,在护理后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产妇的负面情绪评分数据,并予以统计学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对98名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产妇在产后需要进行母婴同室以及丈夫、家属陪伴的人数最高。此外,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在予以母婴同室前,所有产妇的负面情绪评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而在为对照组产妇予以母婴同室后,产妇的负面情绪水平明显优于研究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婴同室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月10日我院收治的10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料。采集口咽或鼻咽拭子标本,通过RT-PCR检测COVID-19核酸。结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治疗等情况,根据核酸转阴时间,分为转阴延长(>28天)和转阴非延长(≤28天)。结果:104例患者总共接受607次病毒核酸检测,平均每人为5.8次。自首发症状到核酸转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4天(19,34天)。70例(67.3%)患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行第三次检测,其中第三次阳性的患者为16例(22.9%),阴性的患者为54例(77.1%)。结论:大部分COVID-19患者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约在首发症状后的1个月以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转阴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成年烧伤患者护理需求和护士认知差异调查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7月收治100例成年烧伤患者为对象,抽样法选择30名护士,选择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患者护理需求进行评估,观察其护理需求和护士认知差异。结果:患者的生理需求、自尊需求评分均低于护士(P<0.05),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和护士比较接近(P>0.05),患者介绍患友和娱乐活动、检查陪同与知识宣教等需求条目均比护士认知高(P<0.05)。结论:成年烧伤患者与护士认知存在差异性,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认知错误护理项目予以改进,尽可能符合患者要求,确保患者具有较高满意度。

  • 标签: 成年烧伤患者 护理需求 护士 认知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并分析毕节市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方法:本试验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诊 治的 地中海贫血 (简称地贫) 患儿 411 例为调查对象, 调查结果显示 411例患儿携带不同类型的地贫基因, 其中 a3.7最为常见,占比为 27.01%,其次是 17M,占比为 24.09%,然后是 SEM,占比为 21.90%。对于毕节市地贫患儿而言,主要以上述基因型为主,其他基因型占比较少。 41-42M、 654M、 CSM占比分别为 8.52%、 6.33%、 4.62%。其他基因型的占比均在 0.20%~ 0.50%之间。 结论:对于毕节市而言,地贫患儿的基因型排名前三的是 a3.7、 17M和 SEM,同时毕节市地贫患儿携带的基因型背景较为多样复杂,因而应建立地贫基因网络数据库,以加强调查和分析,进而提升毕节市的人口素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分析 毕节市
  • 简介:【摘要】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2015-2017年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分析漏报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死亡漏报,提高死亡报告率,以便准确估计全区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准确描述全区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的死亡水平。结果2015-2017年居民死亡漏报率7.54%,2015-2017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20‰,较正死亡率为5.62‰。

  • 标签: 死亡 漏报 较正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来发热门诊就诊的200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热患儿家长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焦虑倾向。结论:患儿发热程度、实验室检测结果,家长文化程度及疫情知识掌握程度对患儿家长心理有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省各大消毒供应室灭菌器的配置状况,调查其现状及其效果,做相应分析,作为今后研究的相关资料。方法:选取我省多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层医院,私立医院以及三甲医院等医院的灭菌器配置种类,规格,数目,以及监测状况等。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各个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器的配置是很不规律的,有的多有的少。一些比较基层的乡镇医院有关的灭菌器比较少,并且质量不太好,没有合理的使用相关设备,进行相关检测的次数和时间比较少,此外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指示卡。一些三甲医院的灭菌器数目比较多,并且相关监测进行的也比较多。结论:在今后要加强灭菌器的使用数目,提升质量,合理的进行相关检测,使医院物品更加的无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状况,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 1】。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灭菌器配置状况 基层医院 三甲医院 效果监测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消化内镜室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进一步减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4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 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既往 5 年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内镜诊疗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病例,此阶段作为对照组 。前瞻性研究对象:应用 PDCA 循环策略后 1 年内在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内镜诊疗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病例,此阶段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镜室近 5 年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病例,明确其发生原因,评估 PDCA 循环策略的应用价值。 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2 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19 例,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护理人员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 4 例,其次是医嘱执行不正确、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不完善,均发生 3 例,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对患者评估能力不足分别发生 2 例,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未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分别发生 1 例。 结论:分析 消化内镜室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 PDCA 循环策略,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调查 PDCA循环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专科护士用药安全知识的调查分析,针对用药安全风险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利用本院自制的用药安全调查表,展开对本院心血管科63名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情况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用药安全掌握得分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护师对用药安全掌握情况高于护士,护龄7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优于护龄7年以下的,通过分析发现有63.49%的人认为急救药品的管理有风险,有77.78%认为药品存放过程中具有风险,有76.19%的人认为禁忌类配伍管理中有风险。结论:心血管专科护士在对药物的科学规范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使相关人员承担起用药安全的护理职责,从而实现护理专业的价值。

  • 标签: 心血管 护理人员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 住院 老年痴呆患者特有的深 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对 2018 年 9 月 -2019年 10 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老年精神科 住院确诊的 652 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调查 研究对象, 将其中发生 DVT 的 25 例患者与未发生 DVT 的 627 例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老年痴呆患者 DVT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 / 坐椅、糖尿病、静脉血栓史等。 结论:在血栓形成的各项因素中,长期卧床 / 坐椅、糖尿病、静脉血栓史 等因素对于住院老年痴呆患者 DVT 的形成密切相关 。

  • 标签: 老年痴呆 DVT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基本情况和专业现状。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参加消毒员培训班91名消毒员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消毒员40岁以上占总人数46%,高中以下学历占70%;任职年限低于5年的占51%;接受医学基础知识培训占总人数35%,接受过院感知识培训占总人数的40%,接受过应急预案知识培训的占35%;还有21%没有接受过特种作业培训无上岗证;56%没有对所使用的灭菌器按要求进行安全检查,也没有意识对设备进行常规保养和维护。结论:基层医院消毒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低,岗位流动性大,缺乏医学知识和院感知识的培训,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与消毒供应专业快速发展不相匹配,特别是二级以下的医院,对消毒员缺乏规范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急需改善,必须加强对消毒员规范化培训,才能保证消毒灭菌工作安全、有效。

  • 标签: 基层医院 消毒员 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肝胆外科优质护理实践效果及护理人员对优质服务认知情况。方法 将肝胆外科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00例和对照组 10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肝胆外科 35名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服务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肝胆疾病的认知及康复依从性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 98.93%)明显高于对照组( 88.44%);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相关属 性均有较高的认同感。结论 肝胆外科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较高,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认知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相应的,糖尿病发病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损耗性疾病。胰岛素是治疗该病的常规方案,也是一种有效方案。很多患者在入院期间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后,便可出院自行修养。但因为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为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多通过家庭注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很多患者并未充分掌握家庭注射的方法与技巧,家庭注射胰岛素治疗疾病存在很多问题,很难准确、有效、迅速达到治疗目的。长期持续这一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注射治疗积极性。

  • 标签: 糖尿病 家庭安全注射 笔式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