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从我院挑选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对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对研究组实施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治疗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L为(2.88±0.35),FVC/L为(3.79±0.68),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要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气管插管概率为10.00%,要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4.84±1.36)d、住院时间为(11.50±2.04)d、感染控制时间为(9.44±1.96)d,均要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利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气管插管率,提升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重症肺炎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4 月诊疗的 120 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 60 例)和观察组( 60 例)。参照组为传统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为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对比患者预检分诊效果、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预检分诊效果明显较差于观察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即 98.33% > 88.33%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诊创伤患者,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果,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应加大重视力度。

  • 标签: 降阶梯思维 急诊创伤 预检分诊 总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危重症治疗中呼吸阶梯性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急危重症患者74例,呼吸疗法分组,A组(呼吸阶梯性疗法)37例,B组(常规呼吸支持治疗)37例,比较呼吸支持方式、抢救结果、呼吸恢复效率。结果:呼吸支持方式比较,A组复苏体位率[78.38 %(29 / 37)]高于B组[51.35 %(19 / 37)](=7.301,P=0.007),A组气管切开率[5.41 %(2 / 37)]低于B组[21.62 %(8 / 37)](=8.294,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抢救结果比较,A组呼吸复苏率[94.59 %(35 / 37)]高于B组[70.27 %(26 / 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12,P=0.000);呼吸恢复效率比较,A组恢复用时[(38.45 ± 5.27)min]低于B组[(61.40 ± 8.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39,P=0.000)。结论:应用呼吸阶梯性疗法进行急危重症治疗可显著减少气管切开呼吸支持,提高复苏体位呼吸支持占比,促进患者呼吸快速、有效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呼吸阶梯性疗法 急危重症 呼吸支持 急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过程当中,使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来为他们进行治疗所能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3月15日到2020年3月15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当中,使用电脑小程序随机抽取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使用抽签法将这74例患儿随机分为人数各为37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抗生素疗法来为他们进行治疗。而对于研究组的患儿,则使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来为他们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两组差异显著,p小于0.05。除此之外,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p同样小于0.05。结论:如果能够在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过程当中,使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来为他们进行综合的治疗,那么不仅能使得他们的治疗效果获得显著的改善,与此同时,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遍的推广。

  • 标签: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重症肺炎患儿 抗生素常规疗法 治疗效果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4月诊治的癌痛患者 50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指标评分相似,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 P<0.05)。结论:在癌痛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患者痛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 癌痛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阶梯式心理护理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照1:1比例分为甲组(50例)和乙组(50例),各予以常规护理、阶梯式心理护理,2组间对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不同。结果:甲、乙组护理前的HADS-A、HADS-D、SF-36均无差异,即P>0.05,;护理后的组间对比,甲组SF-36评分低于乙组,HADS-A、HADS-D则高于乙组,三项均为P<0.05。结论:阶梯式心理护理有利于对胃癌术后老年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改善,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 负性情绪 阶梯式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压疮管理中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的价值。方法:选取研究人员的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护理人员中选取58名,依照奇偶分组表法分组,各29名。对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对实验组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检验2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不符合规范因素。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不符合规范因素所占比例低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心内科压疮管理中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使护理人员对技能操作和相关知识掌握度提升,将压疮发生情况予以准确、及时上报,使科室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心内科 压疮管理 阶梯式 慢性伤口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1年10月10日~2023年4月10日肺癌晚期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联合三阶梯止痛法),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QLQ-C30)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癌晚期患者采用疼痛护理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可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三阶梯止痛法 肺癌 疼痛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