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EEG简化为符号序列并用复杂算法对其进行分析。为获得更好结果,对EEG的简化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提出计算脑电信号的高阶复杂;为利用脑电信号中的空间信息,又提出计算脑电信号的空间相关复杂。计算了多例正常人和癫痫病人的各阶复杂及空间相关复杂,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脑电信号 复杂度 符号序列 癫痫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及其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17例18处骨折。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35岁(18~60岁)。股骨远端8处,胫骨近端10处,其中1例为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手术采用间接复位(关节内骨折除外),微创切口,经骨膜外和肌肉之间插入钢板,经皮小切口将带锁定头的螺钉与钢板的螺孔锁定。结果17例患者获6~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HSS评分: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2%。结论LISS钢板设计独特,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然而,作为全新理念设计的新型内固定器,临床应用过程中除要要加强对理念的理解外,也要严格掌握操作程序。

  • 标签: LISS 膝关节 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骨折的临床特点、效果。方法2001年9月~2006年9月,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骨折25例。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2年.平均1.4年。按Schatzker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下端 粉碎骨折 解剖型钢板
  • 简介: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较常见,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属于其特殊类型,多见于移位且稳定性较差的Neer3、4部分骨折。其骨折类型复杂,肱骨头血供破坏较重,发生肱骨头坏死等风险高,且高龄患者往往合并骨质疏松及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耐受性差,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不当均可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致残率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且治疗方式亦存在一定争议。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治疗理念更新、各种内置物材料的日益发展及操作水平逐渐成熟,国内外针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日趋增多,本文试就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置换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8~62岁,平均43.5岁。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拔出及断裂,关节面无塌陷,下肢力线无偏移。根据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本组优19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4.4%。结论应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能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双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 简介: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颈部疾病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长期困扰人们的疾病。由于大多数颈部疾病均会引起颈椎活动的改变,颈椎活动逐渐被用于筛选颈部患病的患者、诊断疾病、判断颈椎功能丧失的程度、评估治疗效果、鉴别颈部疾病以及预后评估等等。目前颈椎活动测量的研究包括颈椎活动正常值的测量、颈椎活动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的研究和验证、颈椎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颈椎活动在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等等。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耦合运动,给颈椎活动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将目前检索到的颈椎活动测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 活动度 测量 综述
  • 简介:成人复杂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是最难治疗的的肱骨远端骨折,类型多种多样,加之治疗上难以绝对恢复软骨的平滑,关节软骨再生能力低,治疗不当常遗留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对骨科医师治疗仍然充满挑战。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鹰嘴截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复杂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间粉碎骨折 固定治疗 解剖钢板 成人 截骨 鹰嘴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NeerⅢ、Ⅳ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4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来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12~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101±13)分钟、术中出血量(237.9±32.4)mL、Neer评分(82.5±3.2)、Constant-Murley评分(71.7±5.0);置换组手术时间(98±11)分钟、术中出血量(246.0±39.8)mL、Neer评分(82.9±4.5)、Constant-Murley评分(73.5±5.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1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肱骨头置换组有2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通过三角巾悬吊后关节脱位均得到纠正。有1例四部分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肱骨头坏死,改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相似,对不可修复的肱骨近端骨折宜行肱骨头置换术。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人工肱骨头置换 老年
  • 简介:2014年5月9-11日,第七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首次开展了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的评选工作,开幕式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第七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CAOS2014)大会主席王岩教授公布了2014年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评选结果,这十位中国骨科领域的青年才俊是:上海长征医院陈华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泽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国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李长青、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

  • 标签: 骨科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 同济医学院 李长青 朱泽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不同平面的髓腔与髓内钉直径的比值(匹配)对于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显性失血以及总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PFNAII内固定的70位患者,统计其年龄,性别,身高,骨折类型,术前及术后的红细胞比积,术中显性失血量,根据CROSS方程计算出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根据术后X线片,分别测量正侧位的髓内钉漏斗起始部,漏斗终止部以及股骨干峡部三个平面的髓腔与髓内钉直径的比值,每个平面正侧位片比值的均值记为K对每个平面,按R值大小分为高匹配组(R小于中位数)和低匹配组(R大于等于中位数),两组间分别比较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将隐性失血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骨折类型,R值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三个平面中,高匹配组的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较低匹配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性失血均无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所有自变量中仅髓内钉漏斗起始部和漏斗终止部平面的R值与隐性失血量呈相关性(P<0.05)。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漏斗部的匹配越高,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越少。

  • 标签: 髓内钉 隐性失血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匹配度
  • 简介:据《科学》周刊报道,美国两个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三明治透镜”,可以将显微镜的清晰提高到70nm。它克服常规的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遗传分子、病毒或蛋白质这一局限。

  • 标签: 光学显微镜 三明治 清晰度 透镜 研制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