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适应期刊出版发行趋势、响应广大编读者及作者的建议,结合期刊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本刊从2015年起,将对所设栏目进行相对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及栏目要求如下:1、专家/专题论坛该栏目主要为期刊编委会专家老师或者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新研究新报道,讲座述评等。2、论著.实验研究该栏目主要涵盖生物材料及骨组织工程等领域。包括(1)生物材料的研发、制备、改性的研究;

  • 标签: 栏目调整 生物材料 期刊编委会 骨组织工程 期刊工作 著名专家学者
  • 简介:适应期刊出版发行趋势、响应广大编读者及作者的建议,结合期刊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本刊从2015年起,对所设栏目进行相对调整,具体调整方案及栏目要求如下:1、专家/专题论坛该栏目主要为期刊编委会专家老师或者行业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新研究新报道,讲座述评等。2、论著.实验研究该栏目主要涵盖生物材料及骨组织工程等领域。

  • 标签: 栏目 专家学者 期刊出版 骨组织工程 期刊工作 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介绍带锁髓内钉(Foresight前臂髓内钉)在桡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自2004年6月-2008年2月利用Foresight前臂髓内钉治疗22例桡骨骨折,其中新鲜骨折12例,骨不连10例。新鲜骨折24小时内采用闭合复位穿钉技术;骨不连的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骨折均采用静力锁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22例病人都得到随访,新鲜骨折平均随访月7.2月(6~11月),平均愈合时间3.6月。骨不连的平均随访13月(8-16月)平均愈合时间9.6月。前臂旋转及肘碗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钉(Foresight前臂髓内钉)治疗桡骨骨折可以为骨折提供良好、稳定的愈合环境,尤其对于骨不连的病人。

  • 标签: 尺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 简介:目的探讨预构带骨间背动脉血管蒂的髂骨瓣治疗桡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4月~2015年9月,采用预构带骨间背动脉血管蒂的髂骨瓣治疗桡骨骨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8~57岁,平均35岁;桡骨8例,尺骨4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随访3~18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骨折均完全愈合,骨折愈合率100%,前臂旋转功能优良率90%以上。结论采用预构带骨间背动脉血管蒂的髂骨瓣治疗桡骨骨缺损操作简单,为移植骨提供了有效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增强抗感染能力,为治疗、桡骨骨缺损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预构骨瓣 骨缺损 骨移植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骨间背动脉
  • 简介:对肿瘤样本进行准确的型识别是有效治疗肿瘤的前提。首先,利用方差滤波方法选择肿瘤表达谱中具有最大方差的部分基因作为识别特征集,然后,利用支持向量聚类对肿瘤表达谱进行型识别。针对多类型样本情况和支持向量聚类中出现的孤立点聚类问题,分别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两个肿瘤表达谱数据的测试结果显示,基于支持向量聚类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对肿瘤样本进行型识别,同时能够自动发现肿瘤样本真实的亚型数量。

  • 标签: 肿瘤 亚型 分型识别 支持向量聚类 基因芯片表达谱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型及压迫厚度对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探讨不同乳腺型和压迫厚度同AG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患者4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美国HologicSelenia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所获得的400例乳腺片,回顾性分析不同的乳腺型、不同的压迫厚度与AGD的关系。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型为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乳腺型、不同压迫厚度患者的AGD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乳腺型、不同压迫厚度及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AGD的关系。结果乳腺X射线摄影AGD随乳腺厚度增高而增高,随着乳腺密度型由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到致密型逐步升高,AGD也随之升高。结论乳腺AGD与乳腺的压迫厚度和不同乳腺型有着密切关系,有利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优化的曝光参数,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优质图像。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压迫厚度 乳腺分型 平均腺体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