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据MawadD2016年12月1日[SciAdv,2016,30(11):e1601007-e1601007]报道,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心脏病发作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一种多聚体贴片(polymerpatch),其能够明显改善沿着受损心脏组织的电脉冲传导状况。这种可变贴片结构如今已经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其持久性较好,且在并不需要缝纫线的情况下能够牢牢黏在心脏上。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贴片 科学家 修补 导电 新南威尔士
  • 简介:无张力平片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应用人工材料通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实施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1986年Lichtenstein〔1〕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当时未能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但是,到1989年以后得到广泛接受。自2000年美国GORE公司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平片(e-PTFESoftTissuePatch,e-PTFESTP)进入中国市场,我院随即利用该种补片对腹股沟疝施行无张力修补,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 标签: 例报告 修补附 张力平修补
  • 简介:硅橡胶涤纶网颅骨成形片,是一种较理想的颅骨代用品,该材料由硅橡胶和涤纶丝网经压摸制成,并经过硫化,既富有弹性又具有一定硬度。手术中加工塑形方便,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后反应小,对头皮的刺激轻,皮下积液比其他材料明显减少。术后不影响脑电图,颅脑B超及放射线检查,硅像胶在人体内不易老化,又有涤纶网作支架不易脆裂。该材料可以用多种常规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骨修补 硅橡胶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腹膜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5月12例造口旁疝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2岁。对其进行腹腔镜下腹膜内补片修补术。结果12例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82min。术后住院时间2-8d,平均住院时间5.1d,术后随访1-15个月,未见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临床疗效理想。

  • 标签: 造口旁疝 腹腔镜 疝修补术
  • 简介:本工作研制了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并应用该生成系统建立了SD-MU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打印输出、注释生成和系统服务等模块。应用本系统还可生成其他类型的心电数据库。

  • 标签: 心电数据库 生成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V-Y肌腱瓣修补和可吸收防粘膜应用于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对13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小腿三头肌V-Y肌腱瓣修补术和可吸收防粘膜覆盖治疗,修补跟腱缺损距离为3.4-6.0cm,平均距离4.5cm。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平均随访2年3个月,按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优10例(77%)良3例(23%),优良率为100%。结论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小腿三头肌V-Y肌腱瓣修补和可吸收防粘膜的应用能促进跟腱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跟腱断裂 V-Y肌腱瓣 可吸收防粘膜
  • 简介:建立基于Access软件的进行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整理我院开展CT介入治疗以来的患者病案资料547份,并对有条件随访的患者进行随访;利用Access软件建立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在Access软件平台上成功建立了信息容量大的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录入,资料统计查询也能做到全面准确。基于Access软件的CT介入治疗数据库功能强大,有利于医学信息的快速存储和统计查询。

  • 标签: CT 介入 穿刺活检 ACCESS 数据库 随访
  • 简介:通过对一组聚乳酸样品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特性粘度〔η〕的测定,应用直线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订定了聚乳酸在丙酮中,25℃下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k=1.672×10-4,α=0.703。将这一结果运用到GPC谱图的计算,所得的粘度值(〔η〕)与用粘度法实测值比较,最大偏差小于493%

  • 标签: Mark-Houwink参数 凝胶渗透色谱 特性粘度 聚乳酸
  • 简介:针对儿童多生理参数检测及情绪分析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处理多维生理参数的嵌入式系统,所处理的数据主要为心电信号、皮肤电阻以及体表温度。本系统旨在通过对这三个前端数据的特征提取,为后端分类器判别情绪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多维生理参数 心电 体温 皮肤电阻 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