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明胶溶胀行为对多孔骨水泥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在α-磷酸钙骨水泥体系中加入生物明胶,研究明胶对骨水泥水化产物、抗压强度和产物微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利用明胶的溶胀行为与水化过程中体系pH值变化的相关性,可制备具有大孔和微孔结构的骨水泥.结论加入明胶促进羟基磷灰石的成核,提高骨水泥的抗压强度.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明胶 多孔生物材料
  • 简介:采用脉冲射频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并进一步在聚合薄膜表面固定白蛋白(BSA)分子。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光电子能谱(XPS)、台阶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淌滴法分别表征结构成分、厚度、表面形貌和水接触角。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功率增加,聚烯丙胺薄膜中氮含量及伯胺基浓度减小,薄膜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增加,接触角增大。XPS分析证明白蛋白分子被固定于聚烯丙胺薄膜表面。体外血小板粘附评价表明,不锈钢表面固定白蛋白的聚烯丙胺薄膜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及激活。

  • 标签: 等离子体聚合 烯丙胺 白蛋白 医用不锈钢 血小板黏附
  • 简介: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意义和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干预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重点综述1995年以来发表的中医药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情况.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干预研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中医药防治本病是我国的特色与优势,已显示良好的苗头,值得重视.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开展中、西医药防治本病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干预 中医药疗法
  • 简介:自1995年至1998年间,我们对经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的25例糖尿病患者,配合应用了正确的运动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2~69岁。无严重并发症,生活能自理。均经严格的饮食控制及降血糖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后,配合应用正确的运动疗法,全部病人尿糖转阴,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而出院。

  • 标签: 配合应用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运动疗法 尿糖 饮食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两种不同的应用方法针对血液透析用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尖部血栓及纤维蛋白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1月~12月行半永久性双腔导管置管血液透析患者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2组。共行血液透析2210例次。观察组采用100kU尿激酶加入100mL0.9%NaCl溶液缓慢滴注,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比较透析前导管抽吸不畅事件及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前导管抽吸不畅事件[28例次(2.5%)]及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的次数[51例次(4.5%)]明显少于对照组[110例次(10.2%),221例次(20.5%)],观察组在透析过程中血流量[(241.6±55.2)mL/min]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08.0±52.7)mL/min]。结论尿激酶预防滴注法对于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尖部血栓及纤维蛋白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法。

  • 标签: 半永久性双腔导管 血液透析 尿激酶滴注法 纤维蛋白鞘 尖部血栓 导管堵塞
  • 简介:目的总结45例远端蒂小腿皮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加强专科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制定并让患者理解康复计划;术后科学的体位管理以保护皮瓣及蒂部免受压迫,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保证有效引流,个体化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发生2例皮瓣血管危象,经早期发现积极有效处理,皮瓣全部成活;平均6个月随访,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针对患者及手术的特点,制定系统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足踝部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足踝损伤 外科皮瓣 护理
  • 简介:人体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基质组成,肿瘤也不例外。除了肿瘤细胞之外,肿瘤还含有血管、结缔组织等基质。目前,常规对肿瘤样品基因表达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肿瘤细胞和基质混合物的研究。基质细胞往往没有癌变,因此对肿瘤细胞和基质混合物进行研究往往会掩盖掉肿瘤细胞中并不是很明显的基因表达异常。

  • 标签: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肿瘤细胞 MICRORNA 芯片技术 基因表达异常 基质组成
  • 简介: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复杂,创伤严重,康复时间长,髋关节损伤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加之医疗费用高、功能恢复不良等,使患者处于渐进加重的慢性抑郁和焦虑状态,几乎100%的存在较重的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创伤的愈合。解除患者便秘,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是骨科护士、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便秘患者 术后排便 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症状 创伤严重
  • 简介:据2008年7月2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采用一项冷冻新技术,成功完成器官冷冻再移植的动物实验。科学家认为,这种技术有望为需要及时移植器官的病人带来更多生存机会。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器官冷冻 动物实验 再移植 移植器官
  • 简介:随着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地设计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产品,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征求用户的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形成能投放市场的定型产品.

  • 标签: 医学应用 技术原理 快速成型技术 科学技术 社会需要 性能测试
  • 简介:我国恶性肿瘤在城市地区死亡率居死因第一位,在农村居第二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多有复发和转移,死亡率居高不下。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肝癌抗原肽研究》(批准号:3930420)基础上,应用所获得的肿瘤特异性共有抗原,以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新型的高效、广谱肿瘤疫苗,期望肿瘤高发人群得到广泛接种,降低肿瘤发病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率 高发人群 肝癌 抗原肽 肿瘤疫苗
  • 简介:据CullyM2015年10月9日(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2015,14:678-679.)报道,科学家通过一种可以特异性与大肠中的发炎部位结合的水凝胶进行抗炎症药物的靶向性缓释治疗,可有效治疗骨盆炎症疾病。在小鼠肠炎模型中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骨盆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都是极难治愈的疾病。

  • 标签: 炎症部位 灌肠剂 抗炎药物 克罗恩病 炎症疾病 缓释技术
  • 简介:实时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试图将预定的剂量传输给整个肿瘤容积部分,并且避免肿瘤周围健康组织受到照射。患者的生理物理因素(比如呼吸及较轻微的情况如心跳),胸、腹部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形状会动态变化,由此导致的分次治疗内肿瘤运动和形状的不确定性成为当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主要障碍,也使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面临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对放射治疗中的图像引导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内容涉及四个部分:①透彻阐述了动态放射治疗的主要特征和问题;⑦现有成像技术、肿瘤探测、肿瘤运动管理、动态治疗在放射治疗应用方面的发展水平及其贡献;③对比当前对待分次内肿瘤组织运动的各种方法:④概括动态放射治疗的要点和发展方向。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肿瘤跟踪 动态放射治疗 四维放射治疗
  • 简介:据AhangZ2011年5月20日[Science,2011,332(6032):977-980]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对基因组中所有成分实现高度控制,生成均匀一致的染色质串珠结构,并开发出分析染色体结构的计算机工具,

  • 标签: 染色质 宾夕法尼亚大学 染色体结构 人工 实验技术 研究人员
  • 简介:据ArmstrongJP2015年6月17日(NatCommun,2015,6:7405-7405.)报道,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组织支架技术,该技术有望在未来进行大型器官的工程化制造。即或许有一天可以将细胞同特殊支架相结合并在实验室制造活体组织,随后将这种组织植入病人体内来代替机体的疾病组织。

  • 标签: 活体组织 支架技术 器官 重建 携氧 NAT
  • 简介:湖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柯敏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日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发展核壳生物纳米颗粒技术,并申请专利。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的前沿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 标签: 核壳生物纳米颗粒 前沿技术 研究 中国 专家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