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一项在体内表达功能性RNA分子的方法,为简化RNA样品的准备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也为体外、体内研究RNA结构、相互作用和功能提供了一套有用工具。

  • 标签: TRNA 支架 重组 体内表达 相互作用
  • 简介:脊柱融合是治疗脊柱结核、感染、畸形、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脊柱疾患的有效手段,促进脊柱融合成骨率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自体骨移植,但其存在来源有限、取骨处疼痛等弊端,目前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Theroleof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2,rhBMP-2)负载于载体是一种理想的自体骨移植材料的替代物,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术中,但近来发现了与其相关的一些副反应。本文就其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的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脊柱融合 副作用
  • 简介:现将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史,传统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足之处,以及开发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的意义作一综述.介绍了聚乳酸作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比较了以聚乳酸为基体的各种内固定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机械力学强度.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材料 聚乳酸 纤维 羟基磷灰石类 复合材料
  • 简介:比较双链腺相关病毒(Double-strandedadeno-associatedvirus,dsAAV)及单链AAV(Single-strandedadeno-associatedvirus,ssAAV)介导Exendin-4分泌表达效率。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dsAAV/pSSHG/Exendin-4,与重组ssAAV比较转染NIH3T3细胞效率及转染后细胞上清Exendin-4浓度,免疫组化检测Exendin-4表达。经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测定重组dsAAVpSSHG/Exendin-4滴度为2.5×1011pfu,较重组ssAA滴度高(2.5×109pfu);dsAAV/pSSHG/GFP转染NIH3T3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强;ELISA法检测感染重组dsAAV的NIH3T3细胞上清中Exendin-4的浓度为181.1±8.75pmol/ml,较重组ssAAV分泌浓度(133.81±8.09pmol/ml)升高(P<0.05);重组dsAAV及ssAAV转染NIH3T3细胞Exendin-4表达均为阳性。重组dsAAV可分泌表达Exendin-4并较ssAAV具有更高效转染能力,为研究Exendin-4功能及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

  • 标签: EXENDIN-4 双链AAV 单链AAV 糖尿病 腺相关病毒
  • 简介:目的确定在兔子的椎间盘内注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诱导椎体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用微量注样器将含有rhBMP-2200μg的生理盐水溶液20μl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注射到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L4~5椎间盘的髓核内。术后10、30、60及90天进行X线照相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椎间盘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实验组可见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成骨并在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对照组的椎间盘内未见骨形成。结论利用注射的方法,rhBMP-2可诱导椎间盘成骨,达到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 标签: 重组人股形态发生蛋白-2 椎体间融合 椎间盘 注射 诱导成骨
  • 简介:为了在增强对比度的同时又能较好地表现细节,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多尺度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在对数域进行图像的高低频分离,并对两部分分量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和局部增强处理。此方法结合了直方图均衡和局部增强算法的优点,增强后的DR图像效果较好。

  • 标签: DR医学图像 变换域 局部增强 直方图均衡 RETINEX
  • 简介:介绍了3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增强方法和其原理,分别应用这3种增强方法对一幅磁共振医学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它们在医学图像增强效果上的差异.

  • 标签: 医学图像 小波变换 图像增强 峰值信噪比 自适应增强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5~13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给予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症状减轻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重组合异种骨是否对液氮冷冻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有促进修复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各半,体重2kg.用液氮冷冻法造成左侧股骨头坏死,并且在同侧股骨颈后方头颈交界处钻直径2mm孔至软骨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实验组术中植入重组合异种骨(RBX)30mg/只(含BMP1.5mg),对照组术中植入同体积的牛松质骨,于术后2、4、8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动物,观察有关指标.结果(1)X线检查结合计算机相对骨密度分析:2周时两组股骨头骨密度均未见增高,4、8周时均增高,但手术侧实验组股骨头相对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单光子骨密度(BMD)测定:4周以后手术侧实验组股骨头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织学观察:4周时实验组手术侧股骨头内纤维组织增生,有大量的软骨形成和成骨细胞增生明显,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8周时实验组手术侧股骨头内坏死骨组织修复大部分已完成,表面软骨再生.而对照组坏死骨修复仍在大部分区域内进行,植骨仍有部分未被吸收.结论重组合异种骨对液氮冷冻兔股骨头坏死实验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重组合异种骨(RBX) 动物模型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本工作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生物材料和制品的生物学评价标准》(简称《标准),按照标准程序通过溶血试验、对凝血系统影响试验、热原试验、肌肉刺激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毒性,并参照《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标签: RHBMP-2 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为了解决超声影像特有的斑点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发挥其无辐射、安全、低成本,可以实时成像的优势。利用超分辨率重构技术弥补图像质量不佳的缺点,对超声更广泛的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与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甲状腺、腮腺、乳腺三个部位的五组超声图像进行融合重构。结果表明,超分辨率图像重构技术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图像横断特征轮廓更清晰、抑制噪声水平。

  • 标签: 超分辨率重构 超声图像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甲状腺 腮腺
  • 简介:目的探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腹部CT、临床检验、超声、胃镜等检查诊断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72例(观察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3.32岁。随机选取同期排除肝硬化、肝转移瘤及没有造成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患者10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4.01岁。对所有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测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时间,分别再延迟3s、5s、7s、9s接受检查。探讨门静脉系统强化峰值平均时间、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密度差值(P-L1值)和肝内门静脉细小分支与肝实质密度差异(P-L2值)、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之后的第3秒的P-L1值、P-L2值和图像质量评分最大,高于第5秒、第7秒、第9秒时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之后第7秒的P-L1值、P-L2值和图像质量评分最大,高于第3秒、第5秒、第9秒时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长于正常人,并且在到达峰值7s后成像最佳,图像质量评分最高。所以在对这类人进行扫描时应该延长扫描时间,以获得最佳成像。

  • 标签: CT检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主干强化峰值 肝实质的密度差值
  • 简介:探讨氩氦刀冷冻处理的肺癌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DCs)后,激活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取肺癌细胞系NCI-H446经氩氦刀处理制备肿瘤粗抗原,在骨髓来源DCs的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上述肿瘤粗抗原,观察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NCI-H446的杀伤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表明,肺癌细胞经氩氦刀处理后可致敏DCs,并可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NCI-H446的杀伤效应,靶细胞凋亡增加.氩氦刀处理的肺癌细胞致敏DCs后,可增强DCs诱导CTLs的抗肿瘤效应(凋亡).

  • 标签: 氩氦刀 肺肿瘤细胞系 树突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1.1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0.2g,口服4次/天,10d为1个疗程,给予维生素B1200mg,口服3次/天,共治疗20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每处皮损2喷,4次/天,共治疗20d。应用药物治疗20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其水疱消退、脱痂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6%vs76%;P〈0.01),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水疱消退时间及脱痂时间比较[(12.40±4.10)d、(10.70±1.80)d、(13.20±4.20)dvs(14.90±4.30)d、(12.30±2.90)d、(15.90±4.40)d],观察组明显缩短(P〈0.01)。无明显不适、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明确,应用简单,适宜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7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7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60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3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每次200kIU/kg,每天2次,疗程3~5d。结果治疗组2、4d体温、疱疹、流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儿干扰素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肯定,临床症状消失快,使用方便,安全性好,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抗菌肽人β-防御素-3(HBD-3)联合低频超声(US)及造影剂微泡(MB)的靶向破坏(UTMD)在体内抑制耐药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钛片与2种耐药葡萄球菌共培养24小时待生物膜形成后,放置于小鼠后背部脊柱皮下的两侧;再通过液体微量稀释法,获取HBD-3对2种耐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48只小鼠按不同的处理条件随机分为6组:(a)0g/mLHBD-3;(b)超声处理组;(c)微泡+超声处理组;(d)10MICHBD-3;(e)10MICHBD-3+超声处理组;(f)10MICHBD-3+超声+微泡处理组。术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取出钛片。涂板计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钛片生物膜的厚度及膜内的剩余活菌量。RealtimePCR定量分析相关成膜基因及耐药基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其它治疗组相比,体内最高浓度的HBD-3联合UTMD组的活细菌数百分比明显下降。同时,超声微泡还能显著提高HBD-3抑制成膜相关基因icaAD以及耐甲氧西林基因MecA的表达并同时促进icaR的表达。结论UTMD可能有很大的潜力,提高HBD-3的抗菌活性并抑制小鼠体内的生物膜感染。

  • 标签: 超声 微泡 葡萄球菌 生物膜 Β-防御素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24.5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B、C3组各40例,A组为穴位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组,B组为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C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6周、3个月后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及复发率观察。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7.5%、52.5%、95.0%;复发率分别是33.33%、50.00%、3.85%,C组疗效最高、复发率最低,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扁平疣 干扰素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穴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