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HamonM[Radidogy,2007,245(3):720-731]报道,通过Mete分析发现,在诊断冠心病时64螺旋CT比16螺旋CT更出色。多螺旋CT(multidetector-rowspiralCT,MDCT)指组成CT探测器数,数越多,图像分辨率越高,扫描时间越短。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心病 诊断 16排螺旋CT 多排螺旋CT 图像分辨率
  • 简介:目的采用廉价CaCO3和CaHPO4·2H2O作为原料,在激光作用下通过反应制备HA生物陶瓷涂层.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分析仪对涂层进行相分析、组织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CaCO3和CaHPO4·2H2O按20:80质量比混合时,在功率为600W、扫描速度为3.5mm/s激光作用下可一步合成钙磷生物陶瓷涂层.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CaCO3和CaHPO4·2H,O可合成组织致密、结合状态良好钙磷生物陶瓷涂层.

  • 标签: 激光合成 组织结构 钙磷涂层 纯钛
  • 简介:目的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肠系膜淋巴结在薄层螺旋CT图像上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55岁。用SiemensDefinitionASl28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成像参数:120kV,280mA,128iX0.6mm,0.5s/r,螺距0.6,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8mm。由3名放射学工作者应用同一图像贮存和传输系统(PACS)32作站阅读所有CT图像.记录所有短轴大于3mm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数目及位置(肠系膜根部、周边肠系膜或右下腹肠系膜区)。结果有54例检测到短轴直径大于3mm肠系膜淋巴结,其中12例(22.2%)检测到10个以上淋巴结.31例(57.4%)检测到5个以上淋巴结.其余11例(20.4%)检测到5个以下淋巴结。同时所有体检者都检测到多个短轴直径小于3mm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多为2mm左右。在所有检测到淋巴结中,最大淋巴结直径范围为5.4-9.2mm,平均直径范围为3.5。6.5mm。54例中。肠系膜根部发现较多淋巴结者25例(46-3%),右下腹肠系膜区22例(40.7%),肠系膜周边部7例(13.0%)。结论128层螺旋CT能检出更多、更小肠系膜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直径可小于3mm。在健康人群中发现这些淋巴结,无临床意义.不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

  • 标签: 肠系膜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 开发一个方便实用医疗收费提示系统。方法 以单片机为核心构造系统接口、语音提示、显示提示等模块,实现对医疗收费信息双重提示。结果 系统在单片机8032控制下可以通过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提示,通过LED实现显示提示。结论 “医疗收费提示系统”具有语音提示和显示提示双重提示功能,方便实用,为提高收费结算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医疗收费 提示功能 控制 语音提示 显示 实用
  • 简介:针对传统医护监测设备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医护监测系统,从物联网三层架构出发,设计了系统四层架构,旨在实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通过web方式异地访问患者生理参数目的。方法:采用ZigBee簇树型无线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底层控制、采用B/S架构应用层数据访问。该系统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准确度不大于±0.01,显示数据具有动态实时性;并能实现患者异常参数智能预警提示。突出设备小型化,将其内嵌于病号服中。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监测系统,能动态实时远程监测患者信息,明显减轻了医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远程医疗系统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物联网 智能医护系统 无线传感网络 PSOC ZIGBEE协议
  • 简介: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oPWV)是心血管疾病独立预测因子,但难以采用波形分析方法直接获取,医学界采用颈股PWV(cfPWV)、臂踝PWV(baPWV)、心股PWV(hfPWV)近似代替aoPWV。目前三种指标在国内外均有应用,但三者差异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无创脉搏波检测仪器,同步采集心电、心音和多路脉搏波信号,采用专用软件准确解析出上述三种PWV,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实测结果表明:采集波形信号稳定、真实,可准确获取cfPWV、baPWV、hfPWV。

  • 标签: PWV 波形分析 C8051F040
  • 简介:目的 为了使中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Chinese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CHIS系统)更好发挥其作用,不断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方法 我院从北京众邦慧智计算机公司引进了CHIS软件系统,同时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网络及微机设备,采取技术、管理同时并举方法,分四个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管理,这四个环节为:①技术维护,②组织管理,③培训辅导,④信息产出。结果 CHIS系统在我院运行两年多时间里,应用该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医院各部门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引导全员参与管理,促进了医护人员整体水平提高。结论 我院借助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参与管理,在管理上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三个转变,强化了医院管理,为2001年医保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医院 医护人员 医保 医院管理 整体水平
  • 简介:为了解决经络研究中信息检测问题,我们研制成功了“多通道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以微机为基础实时多点检测装置。系统硬件包括:电极系统、模拟部分、接口电路和微机系统。软件部分为自编开放式专用软件,可灵活地调用诸如GRAPHTOOL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电极系统采用Ag-AgCl防极化电极。模拟部分包括:高阻抗程控隔离放大器、低通虑波器。接口电路包括:多路同步采/保电路、多路变换器、V/I-I/V转换器和A/D变换器以及译码器等。微机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等。机型要求在386及以上。本系统具备:高增益,0-60dB程控;高输入阻抗,100MΩ;高共模抑制比,100dB;较低噪声和高安全性。通过科研实际使用证明本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整个过程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易于操作,具有灵活数据处理能力。本系统除可以用于经络电学特性研究外,配以不同传感器,可以进行经络光学、机械以及化学等特性研究。本系统既是经络实验研究有力工具,又在临床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经络 多通道 数据采集 共模抑制比 系统
  • 简介:将胃电与胃机械活动相关胃阻抗信息作为诊断依据,建立新、更准确胃动力评价方法.基于阻抗法设计了获取胃动力信息系统,通过小波变换技术分离与胃电同步胃蠕动信息.结果表明系统通过了调试,实现设计功能,采集到了阻抗和同步胃电信号.小波变换提取信号排除了干扰,获得了胃蠕动信息.基于阻抗技术方法可检测胃蠕动状态,联合同步胃电分析技术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标签: 胃动力 生物阻抗 胃电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 简介:颈椎是一个典型非规则形体构件,由于颈椎体、关节、韧带、椎间盘等材料性质不一,模型建立较为复杂,准确建立异物同构颈椎模型尤为重要。几何模型数据取自健康男性颈椎CT片,采用人体颈椎几何特性,使用数字化三维医学影像交互式处理系统MIMICS11.11,通过CT图像识别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颈椎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与MIMICS11.11及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接口程序。我们研制了人体颈椎分析系统,实现多种情况下颈椎模型计算分析。计算表明建立颈椎模型较为合理,明显提高了人体颈椎模型构造能力和分析能力。

  • 标签: 颈椎 模型 三维有限元 计算技术 几何构造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宽频带多通道心音和正交三导联高频心电信号微机采集系统设计方法。本采样系统硬件采用高性能心音传感器、A/D转换卡、新型高性能芯片组成及合理布线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在临床使用中效果良好。

  • 标签: 心音 心音图 信号采集 微机系统
  • 简介:研究生物嗅觉神经系统模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嗅觉机理和嗅神经放电模式.本研究分析了K系列嗅觉神经系统模型拓扑结构、数学基础发展和应用,对该系列模型中KⅢ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概述了K系列模型发展和应用.由结果看出,KⅢ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嗅觉神经系统电活动.

  • 标签: K系列模型 嗅觉系统 非周期振荡 混沌 神经
  • 简介:设计一种下肢智能训练系统,对下肢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科学化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行走能力。本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采用AVR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伺服控制系统作为动力机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行走机构来模拟正常步行,实现对患者行走训练,并通过PID控制算法对系统运动进行精确控制。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精度及较好疗效,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伺服控制系统 下肢康复 计算机技术 AVR单片机 PID控制算法
  • 简介:体表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CG)具有幅值小,频率低和窄带宽特点,并且极易受到心电、呼吸以及运动等干扰.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胃电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从体表记录到胃电信号,采用低功耗设计,可长时间进行胃电测量.将MMC卡作为胃电存储器,通过在MMC卡上创建FAT文件系统,可使记录胃电数据以标准文件格式存储在MMC卡上,保证了后续Windows环境下数据处理.

  • 标签: 胃电 单片机 慢波 便携式 多媒体卡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在AST486微机上利用高速A/D转换电路HAS-1204对单纤维肌电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并利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进行显示分析和处理有关技术。

  • 标签: A/D转换 单纤维肌电图 信号采集与处理 软件
  • 简介:开发了一种基于爬行运动脊柱康复训练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支撑床体机构和上下肢爬行训练支撑机构,控制系统由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运动控制程序等组成。通过2个直流电机为爬行运动训练提供动力,1个步进电机为脊柱侧弯矫正训练提供动力,1个直线导杆电机控制床体旋转和2个步进电机控制腹部支撑上下、左右移动。上位机采用PCI-1240运动控制卡作为控制核心,实现爬行训练距离、速度和运动时间等控制;下位机使用单片机实现对训练位置和姿态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控制脊柱康复训练仪各部分协调动作,以满足脊柱患者康复训练需求。

  • 标签: 控制系统 爬行训练 脊柱康复 康复设备 运动疗法 系统设计
  • 简介:开发多囊卵巢综合症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类型.根据大量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症候和证型数据,从中总结出对应关系,以期通过症候判断患者所属证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分类效果良好.其中Logistic算法正确率为93.5%.设计出多囊卵巢综合症辅助诊断系统科学合理、简单易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医 多囊卵巢综合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数据挖掘 辅助诊断 分类
  • 简介:构建了一个可以微创在位测量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测量系统,主要元器件包括一个USB光纤光谱仪、一个卤素光源和一个双光纤小距离探头。系统定标方法是利用悬乳液和全血混合溶液作为生物组织模型,建立组织模型在不同SO2下可见光区实时吸收光谱与血氧分析仪所测SO2数据样本集,建立可见光区血液吸收光谱特征与血氧饱和度经验公式。最后利用该系统获得了10只大鼠不同深度脑组织SO2,实验误差为±5%。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光谱仪 光纤探头 脑组织 在位
  • 简介: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减少照射靶区呼吸运动造成相对于静止照射野照射位移误差量。我们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机电一体化系统,以控制一块叠放在原加速器治疗床上可移动平台,在治疗过程中每一时刻,使之能够在二维冠状平面带动患者体位,实现对肿瘤靶区实施呼吸运动造成位移实时反向跟踪运动。通过CT扫描和图像重建算法,可以检测出在使用运动补偿系统前后,患者肿瘤靶区在冠状平面上呼吸运动位移量大小,经过对比后发现,后者位移误差量确实小于前者。使用肿瘤靶区呼吸位移误差补偿系统,能够比较有效地缩减靶区呼吸运动范围,在肿瘤精确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对缩小计划靶区(PTV)范围以提高肿瘤治疗增益比(TCP)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 呼吸运动 步进电机 机电一体化 反向跟踪 图像重建
  • 简介:磁感应热疗计划系统(MHTPS)需要向计划医生提供更加直观三维病灶属性,以辅助制定最优适形热疗计划。传统方法需手动勾画所有包含目标的片层,而后进行三维重建,分割耗时巨大,无法满足临床实用性和高效性要求。本研究针对手动分割效率较低问题,探究了新热疗计划系统中组织器官分割方法,引入并优化基于多方向片层薄板样条最小能量半自动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人体组织器官和肿瘤二维轮廓和三维模型,解决磁感应热疗计划系统中三维治疗靶区适形确定问题,显著改善了传统手动分割方法效率,可集成至计划系统使用,减轻医生和物理师负担。

  • 标签: 磁感应治疗 热疗计划系统 适形热疗 医学影像 器官分割 薄板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