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外科手术中低体温造成风险预防低体温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患者40例,按照手术日期随机分组,分为保温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手术中进行同步体温检测并作以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中保温组发生低体温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也大幅度降低,从统计学方面而言,这种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中患者进行预防低体温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寒战概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低体温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COPD稳定期患者62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2吸/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每次剂量100ml,早晚各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利用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64.52%)显著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MVV指标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3个能区评分(症状部分、活动能力疾病影响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3个能区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西药治疗,采取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更显著,可大幅度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益气补肾活血汤 COPD 稳定期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感染预防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5.3~2016.4月间我院ICU收治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该阶段科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4.1~2015.2月ICU收治50例患者,纳入普通组,该阶段科室仅实施护理措施。观察两年度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8%,干预组8%,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78%,干预组96%,干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ICU科室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肯定。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感染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探索内皮细胞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刺激诱导分化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自剖腹产后12hr以内脐带.按Jaffe法进行培养,建立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收集原代培养内皮细胞上清液(HECS).按本室常规方法制备骨髓有核细胞.在造血细胞半固体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组合重组造血因子,分为三组:①粒系培养组加GM-CSF(德国BM公司),终浓度20ng/ml.②红系培养组加入IL-3(美国SIGMA公司)与EPO(德国BM公司),终浓度分别为20ng/ml2u/ml.③实验组加入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以RPMI-1640对照组.将上述体系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1ml,培养7d,收集细胞,作细胞计数,台盼蓝拒染活力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分析:选用抗红系或粒系单克隆抗体CD71CD13(美国Coulter公司)作细胞表面标记检测.培养后细胞经PBS洗涤,取细胞悬液2~5×105细胞),加抗体1μl,4℃孵育30min,用PBS洗去没有标记上抗体FITC,重新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CoulterEliteEsp,美国Coulter公司)进行分析.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以x±SD表示.结果:HECS小鼠骨髓细胞形成各类造血祖细胞集落具有明显刺激作用,能够提高BFU-E,CFU-E,CFU-GM集落产率,分别为43.04±5.80,148.75±32.20,104.67±9.92(P<0.05);HECS诱导细胞7d后,细胞表面表达CD1393.75±5.38,CD7159.95±7.10(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基本致,阴性对照组无集落形成抗体表达.内皮细胞不但能够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并且能够诱导其定向分析.以往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均采用琼脂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在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时,由于难以去除琼脂或甲基纤维素实验干扰,造成对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困难,影响了实验准确性.本实验将小鼠骨髓细胞进行体外液体培养,同时加入不同组合重组造血生长因子,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系粒系分析,流式细胞仪分

  • 标签: 髓造血 分化作用 内皮细胞 鼠骨 造血细胞 造血因子
  • 简介:介入放射学在妇产科领域中应用,结束了部分产妇因产后出血常规治疗失败不得不切除子宫历史,开创了治疗产后出血新技术,产后出血治疗提供个简单方便、有效、损伤小方法。1979年Brown首次将介入治疗成功用于产后出血。目前用盆腔内动脉栓塞技术治疗产后出血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成功率高达85%~95%。但介入栓塞治疗作为有创手术,患者来说仍是较强应激源,引起患者系列心理改变。所以别对产后出血介入术后产妇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介入治疗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62例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同类型护理模式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症重症胰腺炎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临床疗效
  • 简介:围手术期很多因素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心脏扩大或血管异常、心内分流或反流导致肺充血或肺淤血,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后早期危险期,需要较长时问呼吸支持。呼吸机辅助呼吸主要作用是替代或改善肺外呼吸,解决肺通气功能障碍。合理进行呼吸回路管理,可以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现将462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回路管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回路 管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功能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由过去功能制护理--"护士协助医生做好诊疗工作"范畴逐步向直接病人负责,独立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工作目标过渡.这就21世纪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 护理模式 解剖学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改革教材教法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关联段相林,孙中玉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石家庄050016随着知识更新日趋加快,为了适应新时代需要并赢得未来,根据教育规律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目标“人体组织解剖学”形态科学特点,我们把培养能够掌握运用现代...

  • 标签: 教材改革 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情况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情况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58,32.27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心理状态
  • 简介:人体解剖学医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重要基础课程,因为内容繁杂,专业名词多,难记忆等特点,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厌学心理。中等卫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年龄较小,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觉性不高,新知识理解领会能力较差,对于比较枯燥《人体解剖学》来说更为突出。按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我们经过几年实践探索护理解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做了以下尝试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护理专业特色 解剖学教学 中等卫校 《人体解剖学》 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麻醉苏醒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全麻患者苏醒期间躁动以及全麻静息期心率血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其HR、SBPDBP水平均麻醉静息期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麻醉苏醒期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有效稳定其生命体征,值得作为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适用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手术 全麻 苏醒期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PICC置管病人进行安全管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并发静脉炎6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阻塞5例,血栓2例,未发生导管感染、移位、脱管、断管等并发症,无病人投诉护患纠纷。结论加强PICC置管安全管理可有效防范降低置管风险,避免护患纠纷。

  • 标签: 肿瘤 PICC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4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训练方法,将两组阴道分娩产妇防治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2,P=0.032)。对比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SUI(压力性尿失禁)与POP(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SUI与PO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力,减少SUI与POP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防治作用显著,在临床上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 防治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抗C1q抗体(C1qA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98例SLE患者、10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67例健康体检者中血清抗C1qAb,并SLE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中抗C1qAb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健康体检者(P〈0.05);其中,抗C1qAb阳性SLE患者肾损发生率、活动性狼疮发生率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抗C1qAb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抗C1qAb与SLE肾脏损害密切相关,其还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指标。

  • 标签: 抗C1Q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抗DSDNA抗体
  • 简介:视紫红质感光细胞中视色素,在光线接收视觉电位产生方面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视紫红质接到过度光信号传导光性视网膜变性主要因素。本文就视紫红质研究现状,及其在视网膜变性中作用机制做综述。

  • 标签: 视紫红质 视网膜变性
  • 简介:目的探讨137例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行直肠癌Miles术137例结肠造口患者调查对象,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态、造口并发症与各功能维度总体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呈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状态、造口并发症、术后时间进入回归方程因素,造口并发症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心理状态、术后时间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角色功能生活质量显著受影响,腹泻症状严重,经济困难。医务人员应该培训患者规律排便,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并指导患者正确预防处理造口并发症,以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MILES术后 结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以1个月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出院后1年内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前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出院后患者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研究
  • 简介:人体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科学,门重要医学基础课,门典型形态科学。学习解剖学主要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解剖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基本技能,验证巩固所学书本知识,获取感性认识重要手段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所在。故实验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到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实验课前认真准备,实验课中精讲勤教,实验课后认真总结考核。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步”教学法,提高解剖实验课教学效果好方法。下面笔者从事二十多年解剖实验教学实践体会

  • 标签: 实验教学质量 《解剖学》 解剖实验课 人体形态结构 形态科学 教学效果